2017/2/22

麻竹筍湯的料理方式

今天小組長請我去他家吃中餐,他們那莊盛產竹筍,閒聊中他跟太太教我煮竹筍湯的方法,我想地方耆老的撇步應該很寶貴,所以趕緊寫下來以免忘記。

食材選擇:青皮的(已破土見光)麻竹筍會苦,白皮的(未破土)才不會苦。

料理方式:大火煮滾後,用小火滾50分鐘,期間不要開蓋,關火後也不要馬上開蓋,要等溫度降低到適口才開,這樣才能留住竹筍的香味。

小組長說下次竹筍盛產時再去割一些來工作站請大家,好期待。

2017/2/13

不用廚餘機就可消除廚房餿水異味的無臭廚餘回收法—兼談回收廚餘的好處

多年前住在一個有廚房的小公寓,那時候會配合政府政策,把廚餘收集起來交給垃圾車回收。因為是一個人住,通常每天只有一點點廚餘,不可能天天去等垃圾車倒廚餘,所以我會先裝在里長發的廚餘小桶,等桶滿才去倒。

但這樣有很大的問題,通常桶子還沒滿,廚餘就開始發臭,不但吸引成群果蠅和蚤蠅,夜間更有棕帶蟑螂結隊開趴,即使加了水盤,都不能阻止他們冒死渡河。由於廚餘的惡臭跟蟑螂問題,當時並不是很喜歡作廚餘回收。

幾年前搬家,前屋主留下一台頗大的冰箱(約500L),冰箱中層是快速微凍室,沒想到因此徹底解決了廚餘發臭的問題。

一次產生很多廚餘的時候,我會把廚餘裝進兩層塑膠袋內,直接去樓下倒回收桶,短時間內廚餘並不會發臭,特別是我家都是素食料理。

但如果廚餘只有一點點,我會先把廚餘順手放進快速微凍室內一個專門收集廚餘的小鍋子內(原是一個燒焦不用的鍋子),等到鍋滿再去倒。



這樣的話廚餘會被凍結,存放好幾天也不會有任何異味產生,而且倒廚餘的時候非常方便,因為已經被凍成一整塊,只要鍋子倒過來往廚餘桶一敲,就會整塊掉落,不會湯湯水水,廚餘也很少殘餘在鍋底,回家稍微沖一下鍋子,就可以放回冰箱繼續使用。

有網友會冷藏廚餘來防臭,但微生物跟真菌在冰箱冷藏室的溫度下,其實還是可以生長的,只是發餿的速度較慢而已,所以防腐除臭的效果,還是以冷凍最好。至於已經發臭的廚餘,建議當天就倒掉,不要放在冰箱,以免冰箱有異味。

廚餘機一台要好幾萬元,把這筆錢用來買一台有微凍室的大冰箱來冷凍廚餘,應該是比較經濟的作法,這樣也不用為了製作堆肥買菌種、買堆肥桶佔空間,或者是為了發酵不良產生的臭味傷腦筋,讓政府的堆肥場統一處理不是很好嗎?

台南市安南區城西里堆肥場




家裡這樣回收廚餘已經有三年了,任何可生物降解的東西,包含菜葉、果皮、種子等等,我都會回收,我認為回收廚餘的好處非常多:

1.家裡垃圾變少,垃圾桶完全不會有異味,提垃圾去丟掉的時候也不會把臭掉的湯汁滴的社區內到處都是。

2.社區的垃圾房會比較乾淨,負責倒垃圾的大姊工作時也不會沾到身上。

3.垃圾車不會把臭水滴到馬路上。如過讀者曾經去看過所有垃圾車必經的道路,特別是轉彎的地方,就會知道垃圾滴臭水的情況有多嚴重,這些臭水有時還會導致車禍:


4.減少垃圾的體積、重量與含水量,讓垃圾在焚化爐內可以更有效地焚燒,延長焚化爐與掩埋場的壽命。

5.廚餘會在堆肥場轉化為農民可以利用的肥料,所以提供廚餘,也算是一種不花錢的布施。

6. 減少化學肥料的使用,同時也省下製造化肥的能源及碳排。

舉手之勞,就可以利益自己、環境與大眾,何樂而不為呢?

後記:經由社區管理員得知,敝社區不論生熟廚餘,最後都是拿去餵豬,堆肥只是作個樣子,後來更是直接從兩桶改成一大桶,專門提供給養豬戶,所以很多東西不適合丟廚餘,不然豬吃了可能會受傷,例如果核(特別是紅棗核很危險,千萬不能丟廚餘桶)、番荔枝仔(有毒)、鳳梨皮(有刺)、玉米梗(不能吃)等等。 

2021年換冰箱之後的情況:

2017/2/12

學會料理栗子南瓜

一直不是很喜歡栗子南瓜這項食材。在自助餐吃過,口感很乾,沒什麼南瓜味,不是很好吃。

今天不巧有人送來半顆,所以煮晚餐時,把皮削了切塊加水放進快鍋煮,削皮切塊時發現這種南瓜很硬,尤其是皮超硬的,切塊也要用力剁,心想這大概是它名字的由來:有著栗子般硬殼的南瓜。

特小火滾10分鐘,鍋子打開全都軟熟了。上桌一嚐,沒想到很好吃,不但有南瓜味,還真有點栗子的味道,甚至有栗子綿綿沙沙的口感。

結論是料理栗子南瓜, 一定要煮到透爛,才能把栗子南瓜的特有風味逼出來。

2017/2/5

DIY磁浮緩衝滑輪下拉機homemade maglev lat pulldown (三)

2/5的設計紀錄

早上突然想到昨天計算作動行程沒有考慮身高與手臂長度的差異,所以又要求家人跟自己上滑輪下拉機重新測量行程的上限跟下限,發現上下限差70公分。行程為70公分的滑軌不夠用,所以馬上取消交易,另外找90公分的滑軌。

雖然90公分滑軌的水平承重能力比70公分少很多,但滑軌是垂直安裝,只負責穩定配重上下作動,不需要支撐配重,所以不用考慮負載能力。

另外,配重底部兩塊相斥的磁鐵設計也有問題,雖然磁鐵的斥力可以讓配重不會直接撞擊構造,但根據能量守恆,配重降落的動能不會因此消失,因此配重遭遇磁鐵斥力,必然上下震盪運動,這可能還是會造成噪音,並且增加機械損耗,降低鋼索與滑軌的壽命,所以還是必須另外想方法將動能安靜地轉為熱能。

一個選擇是阻尼器,就是車輛的避震器,不過這樣已經買的磁鐵就沒用了。想到以前曾經帶學生做一個實驗,磁鐵在金屬管中下降時,部份動能會被轉成電能(感應渦電流eddy current),然後變成熱能耗散,或許這是一個可行的方法。



但這樣滑軌又必須增加阻尼的行程(減緩動能的空間),還會增加設計的複雜度,所以還是暫時先使用人體阻尼吧,也就是結束下拉運動時,用手動的方式把配重輕輕放下,應該是最簡單的方式。不過,渦電流阻尼原理還是可以應用的,所以就把磁鐵尺寸改為60X40X20mm(下)、60X40X10mm(上),加上下面那塊磁鐵如果用鋁塊固定,應該可以把配重震盪的動能在鋁塊轉成渦電流耗散,縮短震盪時間與機械耗損。

傍晚思路一轉,磁浮緩衝與渦電流阻尼雖然很炫,但要考慮的東西太多,會增加時間跟金錢的耗費,決定暫時不用,使用家裡現成的瑜伽墊剪裁堆疊後即是很好的消音緩衝材料。

放棄使用行程有限的抽屜滑軌,改找自動控制用的線性滑軌,不過超貴,一支可能超過5千,必須找二手的,在露天上找很久,找到長度剛剛好的二手貨,價格稍貴,但可以接受。

另外,暫時放棄配重的可擴充性,使配重長度控制在50公分內,換取更大的作動行程。先求有,以後有需要再擴充。

2017/2/4

DIY磁浮緩衝滑輪下拉機homemade maglev lat pulldown (二)

2/4 的設計紀錄

1. 計算下拉行程。

全家的下拉行程範圍是50cm-60cm。購買川湖三截中抽鋼珠滑軌,延伸長度是70cm。


2. 選擇配重與配重的容器。

黃銅期貨的價格是鋼鐵的10倍,雖然密度較高,馬上排除。找到中碳鋼棒當配重,經過計算,圓棒的單位重量價格較高,且無法緊密填充,會消耗更多空間,所以決定使用四角方棒。至於配重的容器,原本想要使用木頭,這樣跟裝潢顏色比較接近,但需要一些木工,後來看到鋁質方扁管,只要鎖上底部就可,比較省工,鋁灰色也不會太難看,所以就決定使用鋁管。


3. 找尋使配重懸浮用的強力磁鐵

確定鋁質方扁管尺寸後,接著才能選購強力磁鐵。用網路上的磁鐵計算工具算吸力,毫無根據地假設斥力為吸力的0.7倍,最後選擇N40 50*30*10mm的釹鐵硼磁鐵,若實際操作的磁浮力不夠再加購。


4. 用excel計算配重的長度

之前練習的負重最少大概8-9kg,所以設定基本載重為10kg。只要8條徑3/4英吋,長45cm的中碳鋼方棒就可達成總重10.2kg。商品說明顯示方棒長度只有30cm,所以提問長度。

2017/2/3

DIY磁浮緩衝滑輪下拉機homemade maglev lat pulldown (一)

前年購置一台二手的滑輪下拉機,發現室內運動器材才是規律運動的好幫手。使用室內運動器材,可以不受天候限制,不用花時間外出,不用繳健身房會費,不像山野活動會有一定的風險(土地高下、毒蛇虎蜂等等),唯一的缺點就是很佔空間。

我家不是透天,滑輪下拉機是放在客廳,更顯突兀。不過我不打算放棄使用,因為自從天天規律運動流汗以來,我鮮少感冒,體重也有增加,但一直想把客廳佈置成有客廳的樣子,所以決定把滑輪機搬去宿舍。

但家裡還是想要有台不佔空間的滑輪下拉機,這樣才能天天運動,在網路上看到這個配件很省空間,沒有椅子,沒有龐大的支架,鎖幾個螺絲就可以固定在牆壁上,問題是洋貨竟要40000台幣,真的太貴,190磅鐵塊的運費大概佔了很大的成本,我主要是練有氧運動,也不需要那麼多的配重。

在youtube上看到有外國朋友DIY下拉機的視頻,所以自己做一個應該不會很難。當天晚上就在家裡尋找適合的空間,然後上網用關鍵字 homemade lat pulldown去看看別人怎麼設計的。苦思一個晚上,不管如何還是很佔空間,於是當晚就決定放棄。

隔天醒過來時,突然迸出好點子,客廳與廚房中間那片小小的隔間裝潢,不就是現成的支柱嗎?用來安裝滑輪跟配重似乎剛剛好,而且根本不佔空間。

所以馬上開始畫草圖,設計的重點是:

1.盡量不佔空間,所以必須往細長方向思考。
2.可以站著做下拉,省掉椅子的空間。
3.以有氧運動為主,不是要練成大隻佬,所以配重只需要10-20kg。
4.眼光要長久,所以配重的重量必須可以漸增。
5.安靜無聲,以免影響樓下鄰居。

按照以上重點,決定使用長條形的配重,配重底部使用強力磁鐵,利用兩塊磁鐵間的斥力作為停止作動的緩衝,這樣使用時就不會有機械撞擊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