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6/29

太陽能電廠選址及搶購心得


公開會增加搶板困難度,所以簡單寫寫就好。

選址
1. 時間成本?
2. 通風?
3. 南、東、西有遮擋?
4. 空地、溼地、海邊?
5. 塵土、鳥糞?
6. 基礎新舊?
7. 投資者餘命?

搶購
1. 首要目標用ATM,次要目標用刷卡零買1~2片(刷卡金額有上限)。
2. 搶板前先關閉所有一切可能跳出來遮擋畫面的軟體。
3. 善用瀏覽器縮放與F11,可省下換頁時間。
4. 關閉Dark Reader瀏覽器外掛,釋出瀏覽器效能。
5. 外掛是終極武器。

搶板畫面

2020/6/20

台灣大哥大myAir S1 可攜式PM2.5偵測器開箱(上)—單機模式評測

購買原因:

一、市面上最便宜的空氣品質檢測器,一台990不含運。
二、體積很小,方便隨身攜帶,應該也是市面上最小的一台。
三、有數據紀錄功能,可累計長期暴露量。
四、免wifi分享器,只要藍芽。

昨晚取貨:


開箱~

紙盒下層還有吊帶與充電線:

機器比發票小張,似乎用上了手機的電路集成能力,感覺再塞一個盛思锐SCD40 微型二氧化碳傳感器也不是問題,價格馬上翻三倍就是了。

側面是依序是充電孔、 遮蔽偵測孔、空氣品質取樣入風口:

重量58.7克:

內建400 mA鋰電池,先充電,充飽會變綠燈:

這台是datalogger概念機,主要目的是長時間、固定間隔的測量。為了節電,設計成按下按鈕才會測量pm 2.5,測量結束後10秒內若沒再進行操作,螢幕會自動關閉,進入休眠狀態,雷射傳感器推測會比連續測量的機種長壽。

以下影片示範開機、一鍵測量、關機,測量一次耗時約32秒:


跟空氣大師2比較讀數,myAir顯然較高:

放到新風機出風口(pm 2.5濃度為0),數值最低只到2,算是一個小缺點:

市面上其他的空氣品質檢測器隨便一台都要好幾千,這台不用一千,雖然只能量pm 2.5,但對大多數使用者已經夠實用了,還有App,推薦有空氣清淨機的人都可以買一台來評估HEPA濾網的更換時機,真的划算!

續集:台灣大哥大myAir S1 可攜式PM2.5偵測器開箱(下)—連線模式評測

2020/6/16

稀有的室外二氧化碳濃度測站

上一篇文章介紹了「空氣盒子」網站,可以看到戶外pm 2.5的即時濃度,但如果想要知道室外二氧化碳濃度,用以確認自家儀器的數據有沒有差太多,似乎找不到一個好的參考。

最後終於在環保署的網站上找到了資料,全台灣目前有量二氧化碳濃度的監測站只有6個:

資料可以選擇月值或日值但沒有即時,各測站數值差異很大,應該會受到季節、附近植被與交通等因素影響,給大家參考。

空氣盒子室內使用問題及建議方案

目前要知道室外pm 2.5濃度以及空氣品質最快的方法應該是上「空氣盒子」網站,測點超多,官方民間都有,數據量大:


值得留意的是,雖然空氣盒子的初衷是公益,希望使用者買回去裝在室外,如陽台等通風良好處,為公眾監測在地的空氣污染:


但還是有少數人會把空氣盒子放在室內,(可能是買錯了,或者不知道要買室內版):




所以建議空氣盒子,在APP上新增「室內使用」的選項,讓使用者可以按實勾選,另外在資料展示平台上也可新增「顯示室外測站」與「顯示室內測站」的選項,這樣才能把資料區分出來(應該可以成為一個空氣淨化玩家的競技平台XD),分析資料的時候,數據也才會比較乾淨。

經長期觀察,成大圖書館的空氣盒子顯然放在室內,只要圖書館開門,空調開啟,pm 2.5就會歸零,午夜過後空調關閉,數據立刻飆高。還有,成大圖書館不論那個季節,開放時間pm 2.5濃度都在5以下,大家可多多利用。

這戶豪宅區的豪宅,我也觀察了一陣子,不論寒暑,空氣品質一定都很好,想必也是裝在室內配合空氣清淨機使用。

室內使用的情況到秋冬季節會更明顯,整片橘紅的花叢中總有那麼幾點測站,始終維持綠油油的好空氣,等秋天到了再來截圖。

另外,釣魚台上面竟然有10個開放資料觀測站,真的假的?

大流量淋浴軟管流量實測

因為加裝DIY淋浴除氯器,導致5尺淋浴軟管長度不足,所以只好再花錢買一條6尺的,賣家宣稱管徑大,流量也大,到底有效沒效,實測便知。

左邊是大流量軟管,內徑確實比較大,但接頭材質是黃銅,右邊是舊軟管,接頭是不鏽鋼:


左邊是大流量軟管,管徑較粗,應是電鍍品,右邊是舊軟管,六角螺帽跟外管全是不鏽鋼:


水桶先刻一條記號,然後接水實測,用手機碼表計時,大流量軟管費時75秒,舊軟管費時90秒,流量增加20%。如果大流量軟管縮短為相同長度(5尺),相信流量增加會超過20%。


黃銅材質用久了會生鏽,另外管子粗,手感重,但可接受。第一次使用會有橡膠味,推測內管應該不是PVC(賣家的照片是黑色材質),塑化劑疑慮較低。

結論:流量確實比較大,但洗澡會不會比較省時,仍需實測。

2020/6/15

HEPA濾網什麼時候應該更換?

對於什麼時候換HEPA濾網這個問題,相信不少人會乖乖聽從廠商的建議或者機器內建的提醒提醒功能「按時繳費」,但我不建議這麼作,因為HEPA濾網的實際壽命還是取決於空氣清淨機所在環境的空氣品質、開機時間、風量等諸多因素,不能一概而定,如果HEPA尚未失效就更換,不僅浪費也不環保(廢棄HEPA不能回收,只能送去焚化爐發電)。

一個比較合理的方式是使用粒子計數器直接測量HEPA濾網過濾效率的衰退程度,不過因為粒子計數器並不普及(雖然便宜的一台只要800人民幣),所以這裡提供較簡單的方法給一般使用者(非玩家)參考。

在介紹方法之前,首先要評估的是,我們到底需要多乾淨的室內空氣?

厲害的玩家可在普通家庭環境把室內空氣淨化到無塵室的標準,但這對大多數人來說有點困難。環保署訂定的《室內空氣品質標準》,室內pm 2.5濃度需低於35 μg/m3,這個數值又太寬鬆,對於更換濾網的指導價值不高。要知道臺灣政府2020年對全國細懸浮微粒濃度年平均值的目標是15 μg/m3,這還是室外空氣品質的目標,而美國《國家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則是年平均值12 μg/m3。

對於空氣清淨機的淨化效果,我建議採用世界衛生組織WHO 2005的指導原則,以pm 2.5 10 μg/m3 以下為標準。

超過這個標準,就可以觀察到對存活率的顯著效應(死亡率增加)。
出處:WHO Air quality guidelines for particulate matter, ozone, nitrogendioxide and sulfur dioxide

有了這個標準,就可以用來判斷HEPA濾網是否應該更換。本人推薦的方式是:不論室外空氣品質好壞,如果空氣清淨機在使用新濾網的情況下,原本總是能將pm 2.5濃度控制在10以下,經過一段時間使用後,pm 2.5濃度超過10以上的次數越來越頻繁,而且即使在噪音可忍受的最高風速下運轉半小時,仍無法把機器所在房間的pm 2.5濃度壓到10以下的話,就該考慮更換濾網(註)。

當然也有不少空氣清淨機不能顯示pm 2.5讀數,如果沒有另購空氣品質檢測器,這種情況只能用「目視法」,建議三個月或半年取出HEPA濾網並目視檢查(可順便清洗一下初級濾網),當HEPA濾網的出風面開始發黑,表示污染物已經開始穿透濾網,可以考慮更換。

由於目視法相當主觀,有可能太早換,還是推薦大家買一台空氣品質檢測器,台灣大哥大myAir一台不用1000台幣,對更換濾網就能提供一個客觀的量尺,畢竟台灣市場上空氣清淨機的HEPA,相較於對岸,實在貴太多。

最後再提醒大家,上面的方式雖然可以得知HEPA濾網更換的時間,但實際上使用者不見得能下定決心,在該換的時候去買新濾網,特別是如果用的是一塊五六千元的濾網,有可能會抱著省錢的心理,或者剛好手頭緊,以致拖延更換濾網的時間,所以最好還是一開始就精打細算,選擇價格可以接受的濾網,也就是「先選濾網,再選機器」。

以上方式提供給大家參考,如果有更好的想法,也歡迎大家提出討論。

註:如果更換HEPA濾網後,仍無法把pm 2.5控制在10以下,有可能是用到副廠爛貨,或者機器本身的CADR值太低,或者開窗使用。

參考資料:
細懸浮微粒各國標準
HEPA濾網變黑後的過濾能力
國衛院證實低濃度PM 2.5仍有危害,台灣空品標準應跟上WHO

2020/6/14

HEPA高效濾網可以水洗嗎?請看SmartAir工程師實測

自己原本的認知是,使用靜電駐極的HEPA濾網(非玻璃纖維或PTFE),受濕氣影響靜電會更快失效,如果用水洗,應該就完了。

今天又找了一下資料,找到三年前看過的文章,過了幾年,網路上實測的文章,還是只有這一篇:

HEPA濾網可以洗嗎?

結論是:水洗會破壞HEPA濾網結構,讓風阻下降,且讓粒徑0.3 μm粒子的過濾效率大幅下降50%。

從實驗結果推測,水洗會讓濾網濕掉又乾掉,水分乾燥過程中,水巨大的表面張力會讓HEPA的微纖維結構完全變形,孔洞增大,風阻下降。所以如果要洗,也應該用超臨界流體去洗。

2020/6/12

DIY辦公室個人用空氣清淨機(三)-計畫擱置並找尋替代方案

前情:DIY辦公室個人用空氣清淨機(二)-整流器製作與測試

雖然整流器已經製作完成,風機與snailDream出的小米濾芯也已經到貨,但我擔心整流器這麼大顆擺在辦公室桌上會招來是非,特別是我那主管習慣從自己的觀點打量他人,也非常容易誤會別人,所以DIY計畫暫時擱置,等過幾年再看看。

暫時的替代方案是在桌子下面放一台空氣清淨機,應該能降低周圍的空氣污染物,順便幫同事過濾空氣。量了一下桌子下面的高度,有65公分,列出了一些候選方案:

352 X50S:性價無敵,但76公分太高。

352 X50純HEPA版濾芯+管道扇:40+22=62公分,只剩下3公分的空間,擔心影響風量。

小米濾芯+管道扇:29.3+22=51.3公分,高度可以,但擔心管道扇噪音太大。

豹米BMI450A:風速控制要用APP,110V不支援全風速,濾網供應不穩定,剔除。

小米3:機器高度52公分,機器便宜,但濾網等級不高,CCM也不高。

3M FA-U120:去年推出的新機,機器高度47公分,要價六千多,沒有wifi,沒有遙控器,放在桌子下開關較不方便。濾網據說有兩倍容塵量,雖然一塊就要1590元,但如果壽命長的話,說不定會比較划算,官方標示壽命1.4年,每年成本約1000,尚可接受,但可惜的是濾網等級未標示,濾網技術這麼有名的大公司,不知道為何不大方標示??

目前打算先把家裡僅剩的一台Sharp FU-G51搬來用用看,看機器放在桌子下能不能淨化吸入的空氣。 

續集:DIY辦公室個人用空氣清淨機(四)-替代方案無效計畫重啟

2020/6/11

夏普Sharp FU-G51 空氣清淨機使用心得



Sharp FU-G51是我買的第一台空氣清淨機,日本水貨,於2018年10月入手,已將忘記當初選這一台的主因了,但我想水貨便宜應是理由之一,含運才6290元,適用面積11.8坪。

 出風口向後傾斜:


濾網分三層,分別是尼龍初濾、活性碳、HEPA:

由於沒有異音、異味等問題,讓我誤以為其他空氣清淨機都這樣,結果並不是,買過來買過去,只好又在2019年12月入手第二台。

這台外型簡潔,沒有wifi,讓我最滿意的地方是睡眠檔很安靜,官方標示16 dB(但風量也很小),缺點是自動模式對pm 2.5不太敏感,大部分時間機器都在最低風量下運轉,不過對異味倒是相當敏感,有時候洗澡洗太香,或是有人擦乳液,機器都會自動提高風量。

當初買這兩台的時候,我幾乎不具備估算HEPA更換成本的概念,現在可以重新評估一下。

這台HEPA型號FZ-A51HF,官方說可以用10年,有吸煙的情況可以用5年,實際上在台灣用不滿兩年,過濾效率就已經出現明顯的衰退,估計用兩年就可以換了,年化成本約750台幣,尚可。

但如果用重量來粗估CP值,FZ-A51HF在amazon.jp 上標示尺寸約24×38cm,重量390g,實際量了一下已經用半年的現役二號的HEPA,尺寸只有23.5x37.5,厚度3.5cm,重量只有286.5g,平均每克要價5.24元,比國產3M U200-F 每克3.5元貴。另一個缺點是HEPA四周只用黑色的不織布,氣密差,使用一段時間就會卡不少灰塵:


總結:喜歡安靜的人可以考慮,但HEPA比較貴,CP值比不上國產機,更比不上大陸機。

Google Trends 新風機、全熱交換器、空氣清淨機搜尋熱度比較

近5年新風機、全熱交換器、空氣清淨機搜尋熱度平均值分別是:0、1、35,可見新風機在國內真的是超級冷門。奇怪這麼好的東西,卻鮮為人知。上圖中,每年空氣清淨機的搜尋熱度都會在秋季飆升,夏季回到谷底,應該與空氣品質有關。

2020/6/10

使用單向流新風機三個月心得並與空氣清淨機比較性能成本

原來家裡只有兩台空氣清淨機,使用DIY新風機三個月之後, 感受比較明顯的地方與大家分享:

1. 在全天關窗的情況下,室內二氧化碳濃度皆可維持在700~900 ppm,不會超標。

2. pm 2.5抑制效果超乎預期,以前室內pm 2.5 十幾μg/m3就覺得是好空氣了,現在只要沒人進出,正壓不破,pm 2.5數值通常就是0。

3. 完全解決室外異味污染問題,鄰居的二手煙、廚房油煙、附近燒烤攤與夜市的油煙味、深夜遠方露天燃燒以及工廠偷排廢氣的臭味,室內都聞不到了。

4. 以前夏天空氣好,總是開窗通風,但沒幾天地板就砂砂,現在地上完全沒砂。

5. 家中落塵顏色明顯變淡,推測少了大氣污染物的沈降,落塵只剩下棉絮及皮屑。


6. 關窗也同時隔絕了一些以練琴、吹笛為樂的自私鄰居所製造的噪音,算是附加效果。

新風機跟空氣清淨機的性能,主要差異有二:

1. 新風機是用過濾過的乾淨空氣把全戶的髒空氣慢慢從門窗縫擠出去,並且阻止室外大氣污染進入室內,所以只要HEPA的單次過濾效率夠高,新風機抑制室內pm 2.5的效果可以達到 0 μg/m3。空氣清淨機則是對室內空氣進行循環過濾,但因缺少正壓,室外大氣污染物仍然會持續經由門窗縫隙進入室內,所以室內pm 2.5很難「歸零」,除非房間很小,或是機器CADR很大。不過,也是因為這種除污原理的不同,新風機抑制pm 2.5的效果會比空氣清淨機慢。

2. 新風機抑制pm 2.5的效果不受室內隔間影響,只要一台即可達成全戶濾淨(透天最好一層一台),客廳、廚房、臥室的pm 2.5都可同步下降到0。空氣清淨機則可快速淨化機器四周的空氣,但其效果會受室內隔間影響,最好每個房間都放一台,效果才會理想。所以從購機成本來看,新風機會比較省。

基於以上差異,最佳的室內空氣潔淨方案,建議以1台新風機為主,並依據預算、室內面積、隔間及人員主要活動場所,輔以一台或多台空氣清淨機,以便在開關門窗或使用抽油煙機導致室內pm 2.5飆高時,能快速淨化污染物。

簡單來說,新風機主要讓室內pm 2.5維持在0,並持續引入新鮮空氣,排出濁氣,而空氣清淨機則是快打部隊,負責解決突發狀況。

然而,市面上很多空氣清淨機的自動模式的閾值相對來說都太高,室內污染物要升到35 μg/m3才會增大風量,動作太慢,發揮快打能力的機會不多,所以空氣清淨機最好選購自動模式較敏感的機種(例如352 X50S,當pm 2.5讀數超過10,就會自動提高風速)。

最後比較新風機與空氣清淨機的成本。

之前已提到,因為只需要買一台,新風機的購機成本較低(前提是兩者價格差不多),但新風機最大的缺點,就是更換HEPA的成本會比空氣清淨機高。

新風機過濾空氣只有一次機會,要求較高的單次過濾效率,空氣清淨機過濾空氣是多次,單次過濾效率不高也沒關係,例如某畫框空氣清淨機使用MERV 14的濾網,0.3~1.0微米的過濾效率只有75~84%。因此,同一塊HEPA,在新風機上使用,過濾效率下降到98%就可能需要更換,但在空氣清淨機上,撐到80%都還能用,壽命長,更換成本少很多。

解決新風機HEPA成本較高的方案,除了使用初濾延長壽命,最重要的就是對HEPA的成本精打細算,盡量選用CP值最高的HEPA。若添購新機,應先選HEPA,再選機器。可惜的是國內不管新風機還是空氣清淨機,都沒有標示HEPA容塵量(CCM),消費者也就很難透過「過濾每克微塵所需成本」這個好指標來評估濾網CP值,只能先花大錢買機器回家用,再添購粒子計數器與電子秤才能自行估算。

因此,目前本人DIY新風機所搭配的HEPA,暫時都以有標示CCM的大陸產品為主,HEPA與初濾的更換成本估計每年在2000~1500台幣。

2022/6/10後記

實際測量之後發現DIY二代機耗材每年成本約1783元,尚在估計值範圍內。

 
參考資料:
爱否 Fview 净化器消费者报告完整版
新风消费者报告 | 爱否出品

2020/6/2

DIY更換304不鏽鋼恆溫水龍頭解決洗澡水忽冷忽熱問題

家裡洗澡用10L瓦斯熱水器,一台5000元,無強排、免插電,電鍍淋浴龍頭是花3000元請水電師傅來家裡裝的,型號是合吉HJ-619,外觀如下:

我家水壓夠,但是冬天洗澡熱水常常忽然冷掉,主因是上圖的淋浴龍頭不易調整水溫。

因為不是恆溫熱水器,如果只用熱水洗澡太燙,需混冷水使用,但如果淋浴龍頭手柄角度調太多,造成熱水水量太小,瓦斯熱水器會立刻熄火,等到正在洗澡的人發現變成冷水,此時熱水管內就已全是冷水了,需重新調整淋浴龍頭手柄角度,加大熱水水量,熱水器才會重新點火,還要等水管內冷水流完才有熱水。有時候洗一次澡,熄火好幾次,非常麻煩。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考慮換一台恆溫瓦斯熱水器,但最便宜的都要上萬,家裡的瓦斯熱水器用不到5年,換掉也浪費。

2018年6月在露天找到這款不鏽鋼水龍頭:


買來自行安裝,因為孔距跟原來水龍頭不一樣,懶的重新安裝N閥(要關水源、還要重新纏止水帶),所以裝起來歪歪,但不影響功能。

左端是開關,右端是恆溫閥,恆溫閥會依據最終出水溫度,透過內部精密設計的機械自動調節冷熱水的水量,讓出水保持固定溫度,不必用手慢慢調整冷熱水混水量,所以不管寒暑,不管冷水、熱水原本溫度,最後混合出來的水溫都是一樣的(當然前提是熱水器供應的熱水水溫要高於所需水溫)。

恆溫閥不但可以自動維持出水溫度,還可以調整出水溫度,轉到底是全冷水,轉到頂是38度C,如果希望水溫更熱一點,按下上面那顆兒童安全紐即可繼續調高水溫(最高溫度視熱水器出水溫度而定):

另外,這款水龍頭調整出水的方式也跟傳統水龍頭不同,龍頭擺前,從龍頭出水,龍頭擺近牆面,從淋浴軟管出水,這種設計可節省空間、簡化外觀並減少水垢附著的面積。

使用兩年,非常滿意,從來沒發生瓦斯熄火水冷掉的情況,除了不用每次洗澡都要重新手動調整水溫,家人還可以依照個人喜好快速選擇水溫,也省下不少自來水、瓦斯與洗澡的時間,淘寶價格約300人民幣,成本約恆溫熱水器的1/10,CP值非常高,推薦給大家。

此外,這款水龍頭冷熱水進水口處還內建逆止閥,所以熱水單獨加壓也不會造成熱水逆流到冷水管,小蝸牛使用者也適用。 

至於換下來的電鍍龍頭,雖然黃銅回收價格不錯,但沒壞就回收挺浪費的,所以拆下來後,用檸檬酸浸泡一兩天,再用牙刷略為刷洗,結果就亮晶晶跟新的一樣:

最後在露天上以500元賣出。

後記:重新安裝彎頭以後,水龍頭已裝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