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從露天上買一個空調出風用的散流器,邊長31公分,然後剪中空板圍一圈當外殼,用比較硬的鋁箔膠帶密封:
中空板比較軟,所以對角線多加了兩塊固定,兩塊中間夾一塊不鏽鋼網(等等要用來定位吸管):
接著就去包裝材料行買養樂多吸管(比較短,不用再費工裁切),然後開始了冗長的吸管堆料,總共花了三個晚上,用掉27包吸管(每包約250根),塞滿吸管以後用菜刀拍平:
幾千根滿滿的吸管:
完成整流器,接著開始測試效果,使用家裡現有的Sharp FU-G51當成風源,用塑膠袋當風管:
測試前門窗全開,讓家裡pm 2.5濃度上升到跟室外相同,然後把粒子計數器放置在距離整流器中心處60公分,模擬在辦公室人臉與整流器的距離:
此時室內pm 2.5平均濃度25.7 (n=6),FU-G51只有三段風速,各段風速測量的結果如下:
風速 | 低 | 中 | 高 |
測量值1 | 11 | 1 | 2 |
測量值2 | 10 | 1 | 2 |
測量值3 | 10 | 2 | 2 |
測量值4 | 11 | 2 | 1 |
測量值5 | 12 | 3 | 2 |
測量值6 | 11 | 2 | 2 |
測量值7 | 3 | 2 | |
測量值8 | 2 | 2 | |
平均 | 10.8 | 2.0 | 1.9 |
使用低速可能無法將潔淨空氣送達60公分處,所以pm 2.5降幅有限,但中速與高速的數據都不錯。
重點來了,之所以做這個整流器,是為了可以長時間吹臉而不會感到不適,實際體驗發現,低、中速送風,坐在整流器正前方約50公分,都不會感受到有風,事實上應該是有風,只是風速低加上風場極為均勻,所以皮膚感受不到有風。在高速送風時,也只會感到非常微弱的風(可能養樂多吸管比較細,風阻大)。整流器成功產生人體幾乎沒感覺的風場,測試完畢~
整流器送風的時候還是可以聞到一點點塑膠味,不知道是來自吸管還是中空板,但味道輕微,可以接受。
花費:
散流器含運415
115x85cm中空板55
鋁箔膠帶95
吸管27包259
總計824元
接下來是選擇濾網,濾網通常是越大CP值越高,但由於辦公室人心各異,東西不能太顯眼,所以選擇了體積比較小的小米濾芯,下一步就是選擇風機了。
續集:DIY辦公室個人用空氣清淨機(三)-計畫擱置並找尋替代方案
後記:製作整流器之後,在市面上也出現兩台送風口以多孔導流向前送風的空氣清淨機,但都很貴,買不下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