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一直勸說長輩使用空氣清淨機,但長輩始終認為沒必要。包含幾年前的自己,在很多人的認知中,只要沒看到灰塵、沒聞到異味,就代表「空氣很好」,而空氣淨化產品只是「智商稅」。
春節後看到Mate A1新風機特價,手癢以499人民幣購入,特貨,走私人集運,運費約600台幣,合計成本不到3000NT,可能比臺灣市面上所有的空氣清淨機還便宜。到貨共兩箱:
機器不小。Mate A1雖然號稱風量有150 CMH,但全速太吵,只有一、二檔能用(都挺安靜)。依據J大測試,大概只能讓2人以內的房間二氧化碳不超過1000 ppm。
購入後沒多久,長輩突然血壓飆高,身體不適,趁機勸請,才終於同意讓我為他裝設Mate A1新風機。
開箱文就省了,網路上很多。直接跳到228安裝日。安裝地點是一間套房,除了南部冬季盛行的空污,還有鄰居的二手菸問題。進風位置選定床舖旁的窗戶,無防盜需求:
量好窗框高度後,用P形刀裁切,減少塑膠粉塵,兩邊折角處再用魔切機切斷:
剛好卡入窗框:
風帽、風管、背板先組裝好:
風管太長,用美工刀割短,風管的鋼絲再用魔切機割斷(忘記帶老虎鉗),然後連接機器跟擋板,送電完工~風管只露出一點,不醜:
雖然濾網等級只有E12,當天PM 2.5濃度約4X,開機後出風口PM 2.5讀數仍可歸零,代表一段時間後,室內PM 2.5濃度也會趨近於零。原本擔心的出風口塑膠味也挺輕微的,完全可以接受。
有人認為:擔心空氣污染的話乾脆躲家裡不要出門。但想想看,如果一天當中有12小時在家(家中空氣PM 2.5濃度為零),剩餘12小時外出,這樣平均起來,PM 2.5的攝入量馬上減半,如此即可降低罹患多種疾病的風險。
Pope et al. (2002) 指出PM 2.5濃度每上升10 μg/m³,全因死亡率就會增加4%,心血管疾病及肺癌死亡率增加更多:
Yang et al. (2022) 回顧了亞太地區60篇世代研究的論文,發現它們一致支持PM2.5的長期暴露與全因/非意外死亡率以及心血管疾病發病率、2型糖尿病、腎臟疾病和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關聯。為什麼PM 2.5已被確定是一級致癌物並且已有太多大型研究證實其危害,而人們卻不重視?個人認為原因主要有兩個:
一、PM 2.5無法被人類感官所察覺。
PM 2.5粒徑太小,肉眼看不到,除非濃度很高,否則鼻子也幾乎聞不到。對很多人來說,看不到、聞不到、聽不到、嚐不到、摸不到就等於不存在。
二、PM 2.5對人體沒有即時的效應。
如果吸入PM 2.5跟吸入胡椒粉一樣會馬上咳嗽或不適,那麼人們應該很容易就能發現PM 2.5的危害,但事實上在霧霾天深吸一口濃濃的細懸浮微粒,可能一點感覺都沒有,通常要累積一二十年才會導致癌症或其他疾病,而且屆時受苦的病人可能壓根也不知道病因可能就是PM 2.5。
只要「因」、「果」之間存在延時,因果關係就很難被人用直覺發現,舉個例子:
一個科學家建造了一座大型迷宮,並於其中釋放許多標記好的老鼠。迷宮中隨機分佈相同數量的綠色與紅色按鈕,並在迷宮上方用監視器及AI電腦來紀錄每一隻老鼠的行為。
如果老鼠碰觸到綠色按鈕,面前就立刻會有食物落下,反之碰到紅色按鈕,就立刻給予電擊,那麼相信即使是最笨的老鼠,可能不用半天就能發現不同顏色按鈕與獎罰之間的「因果關係」,然後學會趨吉(綠色按鈕)、避凶(紅色按鈕)。
但如果「碰觸按鈕」與「獎罰」之間,用電腦設定了1小時的延遲,也就是碰到綠色按鈕,要1小時後才有食物出現,而且這1小時之內,老鼠還可能會陸續碰觸到更多按鈕(同樣會被電腦紀錄並延後執行獎罰),那麼即使實驗經過很久,可能只有極少數聰明絕頂又懂得統計分析的老鼠才會發現不同顏色按鈕與獎罰之間存在「相關性」,但因為他們對於隨時在自己身上運作的紀錄系統及獎罰規則完全無知,所以也無法確認按鈕與獎罰之間存在因果關係。
再設想一個更可怕的情況,如果「碰觸按鈕」與「獎罰」之間不但存在延遲,延遲時間還會透過電腦的亂數產生器在24、48與72小時三個數值中隨機選取,而且每天一到午夜,迷宮就會釋放氣化的藥物讓老鼠失去當天的所有記憶,那麼老鼠大概率會永遠無法得知生活中獎罰的緣由。不論實驗持續多久,每一天他們都會認為獲得食物或者被電到吱吱叫,只是「運氣」問題,他們會毫無顧忌地碰觸那些紅色的按鈕,並且完全不害怕必將到來的苦果。
想要造福這群老鼠,大概要先有一位知道所有真相的人,而且願意好心去投胎當老鼠,然後用老鼠的語言告訴老鼠們紀錄系統及獎罰規則的存在......再講下去寓言就太長了,聰明的讀者應能自行領悟。
人人生而無知,世間深遠的因果往往如同PM 2.5與疾病之間的關係一樣幽隱難知,唯有依賴正確的知識,才能保持健康、遠離苦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