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20

DIY新風機近況以及康诺净副廠濾網實測

上回買了一顆小米4 pro原廠濾網來測,為了不浪費,最後一顆352 X50 H050L原廠濾芯用完後,索性拿來用:

但因濾芯較小顆、壽命短,使用不到一年,0.3μm粒子過濾效率就降到95%,該換了。此外也因濾芯小,風阻高,風量沒原廠濾網大,所以開啟抽油煙機時,新風機風量不足,室內會形成微負壓,造成室內PM 2.5濃度上升。

這次要換什麼濾芯呢?352 原廠濾芯H050L停產,上次買的副廠濾芯效果不佳,還不死心,又買副廠濾網來碰運氣。這次挑選了最貴的康诺净副廠濾網,一次買兩顆,特價+滿99含運,每顆總成本101 rmb:


紙箱厚度還行,沒有變形與破損:


這回連最內層的鐵網都省了,雖然可降低重量及運費,但可能造成濾芯的支撐能力降低(容易變形,產生局部不過風的情況):

還有就是氣密條太薄,高度也不夠,可能影響氣密效果:


 

秤了一下,一顆850g, 一顆908g,不太妙,差很多...


挑選空氣很差的日子上機實測,用上次DIY的濾網過濾效率檢測儀測量0.3μm粒徑的過濾效率:

結果比培菁副廠濾網更慘,908g的那顆在200CMH的風量下過濾效率只有94.2%(連續測量15分鐘平均值),850g那顆更低,只有91.6%(連續測量60分鐘平均值),作為對比,352原廠H050L H13濾芯是99.9%。

因為一時也找不到濾網,所以就先拿908g的那顆頂著用,加上兩層snaildream靜電初濾,整機過濾效率才勉強達到98%😢 

至於為什麼我不買原廠H13濾芯?雖然不貴,但原廠濾芯只有活性碳複合濾網,活性碳顆粒在運送途中彼此碰撞,是會產生粉末然後被風機吹出來的,證據請見這顆用了幾個月的小米4 pro原廠濾網,在濾網內底部可以明顯看到活性碳的粉末:


對於買不到高品質濾網的情況,心中有兩個對策:
 
1. 接受自己所生活的塵世,容許5%的細懸浮微粒進入身體,畢竟很多人在100%的環境下工作生活一輩子,也沒生病哩(如果過去世殺業少,此世即使環境惡劣也不太會生病)。
 
2. 徹底告別中國的HEPA濾紙,轉向尋找日本東麗、美國HV等大廠濾紙。
 
因為本人業障重,容易生病,加上有癌症家族史,所以還是再找找看吧。

2025/2/9

名中醫倪海厦醫師針灸遇到鬼

 很棒的故事...

從這則醫案可以知道:

1. 唯物論者認為人死如燈滅,滅盡無餘,這是錯誤的認知,不符事實。

2. 對於藥石罔效的因果病,只有懺罪悔過一途。

2025/2/7

DIY用原始點外熱源溫敷15天改善十年皮膚惡疾(局部乾癬)

真的太神奇,再忙也要分享。

上回介紹一些原始點改善皮膚惡疾的案例,這回換我親自體驗一把,伴隨10年的皮膚病,在短短15天內,不靠任何藥物獲得顯著改善!


發病經過

10年前家人見我身子單薄,買了一種健康產品,逼我按三餐喝,是一種混合果汁,還包含植物油,現在還能買到:

當時對原始點認識不足,不知果汁與油皆屬寒涼,並不適合體質寒涼之人,何況混合多種果汁與油脂。結果連服三天就出狀況,兩腳的腳底與腳踝兩側開始莫名發癢,而且是24小時發癢,家人花4000元買的直銷產品被我果斷退回(家人後來又拿去送朋友,別人吃了一樣皮膚發癢,慘...),然後,這種皮膚病就困擾了我10年。

放棄治療

本來兩腳都有,有陣子可能是運動較勤,生活又沒壓力,2年後右腳自動康復,但左腳仍持續發癢,怎麼看醫生都沒用,看中醫吃藥粉沒效,風濕免疫科醫師診斷是乾癬(牛皮癬),口服類固醇、塗抹類固醇軟膏,全都沒效。除了癢,踝部皮膚還逐漸增厚、乾裂、脫屑,10年間病況以很慢的速度惡化(照片都沒留下來)。

2018年到新營聽了兩天張釗漢醫師的講座,開始運用原始點治療左腳乾癬,起初僅採保暖策略企圖維持腳底溫暖,不論寒暑都穿羊毛襪+雪靴,但沒效,腳底仍發涼。也嘗試使用外熱源如塗薑泥、熱水泡腳,但因麻煩,總是1天捕魚、10天曬網,效果不彰。因為癢也不要命,最後打算躺平消業障,最多就是癢一輩子,換個身體便罷。

既然是消業障,苦頭是免不了的,白天比較不癢,但睡覺時特別癢,會讓人醒過來抓搔,數年來頗影響睡眠😢

轉機

最近一年因為忙,沒時間顧身體,病況有明顯惡化的趨勢,災區從踝部向上進發,小腿下半部皮膚也開始病變,今年一月底,我開始思考對策。

乾癬是系統性疾病,應該全身都會發作,為何我只集中在腳踝?還剛好是人體距離心臟最遠的部位?因為本人長期血壓偏低,合理的推測是,踝部氣血不足(營養、氧氣不足),導致皮膚組織病變抗議。佐證是左小腿以下幾乎不會出汗,尤其是腳底,心氣不達足底,故足底乾燥無汗(中醫有云汗為心之液),所以不但冬天雙腳冰冷,夏天襪子穿再厚再久也不臭😅

既然當初右腳可以自動康復,照理左腳也能康復才對,若依原始點原理,使用外熱源改善左腿循環應該有效,為何無法見效?想到黑腳阿嬤案例:


這時心裡有了答案:溫敷範圍與時間都不足,所以效果不彰。

首先把這双送給家人但家人不用,已經打算丟掉的電暖靴拿出來:

白天打電腦的時候長時間使用。電暖靴裡面的發熱部位是腳底與小腿,把腳底的發熱片取出,改置於腳踝,這樣病變處可直接溫敷。

除了白天溫敷,將一片可以無段調溫的電暖墊放在床尾,每天睡覺使用:


因為怕低溫燙傷,所以穿襪子避免直接接觸:



一開始用37度,睡幾天沒問題,才一點一點上升到39度。這樣大概持續五天,發現有效,癢感降低。今天第15天,癢感已消失8成,睡覺完全不會再醒過來抓癢,患部外觀雖未平復,但已開始改善:




不過足部仍無汗,應該還是心臟無力的關係,需加強內熱源(運動)。至於完全康復,也許希望不大,畢竟已是十年惡疾,只要睡覺不癢,就很滿意了!

省思

大一本科「生物學」是一門唯物科學,把人或動物當「物」,是一種危險的認知。大二通識選修《佛學概論》,雖於法藏比丘發的的大願感動一時,但可惜疑心深重,未能起信。直到30歲,因為喜歡廣泛閱讀,有幸值遇明師著作。在認識佛教的第一性原理(First principle):第一義諦後,才發現佛教的根本是可實證的,因緣果報有其運作的基礎,人人身中都藏著一個相續不滅的無盡藏,能記存三世一切業種永不壞失,佐證詳見:

瀕死經驗中人生回顧現象之文獻收集

眾生於此無知,因而做出種種損人利己的惡業,來世條件成熟時就會吃到苦頭。而導致身體不好最深、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過去曾經傷害其他眾生。以本人為例,年輕時因本科背景,殺死的昆蟲成千上萬,對外號稱學術研究,實則沽名釣譽,全為一己私利,不但自己傷害眾生,還帶領外國教授到深山野林中四處捕抓,得意洋洋。


學佛後雖有警醒,不再捕蟲,但5年前教授再次訪台,為了人情我還是安排了行程,算是間接作惡,也害了教授屢屢成就惡業。今年1/21嘉義大地震,教授又來信問好,並表示他已退休,期待見面,言詞間頗有相約採集之意,這次可能因慈悲心有增長了,我不願再當濫好人,所以向教授婉轉說明了我的難處:

不知道是太直接,還是chatGPT翻譯太糟,對方未回信。也好,鬆了一口氣,對這位已經抓了大半輩子蟲子的教授,大概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甚至是下下輩子才能接受低等動物也能感知恐懼與痛苦的事實:

下鍋的龍蝦會有痛苦嗎?

原來蟑螂真的會痛!北一女學生破解科學界難題

懺悔能消業障,也許是這次狠心的回信,讓我徹底告別了過去傷害眾生的作為,下定決心不再作,也不幫人作,然後就很神奇——10年頑固皮膚惡疾,竟然不到一個月減輕8成,事實上電暖鞋、電暖墊這兩樣神器一直都在家裡,還因閒置沒用,差點被我丟掉或送人,真是業障深重orz...

預防勝於治療,真正能從根本預防惡疾的壽康保健之道,不是近代實證醫學、不是中醫,不是原始點,而是多生累世不殺眾生(眾生指有情生,植物屬無情生),若過去全無殺業,則世世天生強健,即便遭遇惡緣,喝再多寒涼果汁也沒事哩。

延伸閱讀:

名中醫倪海厦醫師針灸遇到鬼

 

2025/1/30

落塵收集器實驗結果

家裡因24小時關窗,僅使用新風機換氣,結果造成室內落塵大量增加(原因點我),於是便想辦法解決。

首先在淘寶上訂製了兩個200目的紗網:

 套上貓頭鷹 Noctua NF-A20 20公分靜音風扇:


接上12V電源後放在床底下:

大臥小臥各放一個,大臥的落塵收集器配合定時器每天只運作16小時,小臥則連續運轉。經過487天之後再秤重:

濾網確實能收集到一些灰塵:

但是濾網裡面的灰塵不多,大臥的落塵收集器共捕獲了2.35克灰塵,平均每天4.8mg,小臥的落塵收集器共捕獲了3.23克灰塵,平均每天6.6mg。

至於3.23克的灰塵有多少,為了提供直觀的感受,以下是0.6克灰塵的外觀:


實驗的結論:落塵收集器的效果不好,無法顯著減少室內落塵。主要的原因可有兩個:

1. 雖然加大了濾網的表面積以降低風阻,但Noctua NF-A20的風量可能還是太小。如果還要加大風量,則噪音必然也會增加,不可能只有18 dB。

2. 室內落塵的空氣動力學粒徑通常較大,他們在空氣中的移動可能主要受重力影響,而非極弱的風力,因此絕大部分的落塵會很快沈降到地面或家具表面,而不是被吸入落塵收集器中。

對於室內落塵,人力、吸塵器或掃地機器人仍然是最有效的解決方案...

2024/12/4

最好的零件是沒有零件

為了處理一些大數據,需要一台比較快的電腦,主要是單核性能要高。

選品上,以涼快、耐用為最高考量,所以之前慣用的intel就不考慮了,改用能效比(performance per watt)較高的AMD,菜單與選用依據如下:

CPU: AMD 7700 (淘寶散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tVowYykvi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XLY8kEdR1c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n537Z7pJug

主板:技嘉B650 Aero G (原價屋)
https://youtu.be/pUUVW7wgR3s
https://youtu.be/Uk_Rrbx_PtA
https://youtu.be/AjHg0UwPK4g

記憶體:海力士3GB M-die顆粒 光威龍武6800 24GBx2套條 (淘寶)

系統碟:致态tiplus7100 1T SSD (淘寶)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XYQZHz7u3w

電供:海韻PX500白金無風扇 (淘寶)

散熱器:利民PS 120+AM5框架+利民相變片 (淘寶)

機殼:开放式機架(之前使用傳統機箱時,發現打開機箱可以讓CPU降溫4-5度,故決定不使用機箱)

作業系統:Windows 11 24H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zqEZmjTfu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KoiNtJ3lHA

其中保固最長的是海韻PX500,高達12年,是其他PSU的兩倍,但價格也是兩倍以上...

從海韻PX500可以看出來,商品越耐用,價值往往越高,而所謂的耐用,就是能長時間維持其功能,如果有電源供應器可以用120年,那麼他的價格應該要是海韻PX500的10倍,同理,如果有東西不會壞,可以永遠維持其功能,那麼「它」應該是無價之寶!

假設世上真有不會壞的東西存在,我們可以用邏輯稍微推測「它」的性質:

1. 所有會壞的東西跟其相比,都將一文不值,因為不論價值多昂貴、多耐用,在無限與永恆的面前都是微不足道!

2. 它的存在會比任何事物都更真實,因為任何會壞的事物,在它面前,都將如同夢幻泡影般虛妄,任何會壞的事物,包含壽命高達百億年的太陽,若與永恆相較,就像晨露與閃電一樣短暫。

3. 伊隆·馬斯克說:「The best part is no part」,意思是沒有零件是最好的零件,因為「不會壞」。因此,絕對不壞的東西必然不是由零件組合而成,我們不能增加「它」,也無法減損「它」,甚至,它必然不是由任何物質、分子、原子乃至基本粒子所組成,因為任何物質都是會壞滅、會變異的,即便是最穩定的質子,碰上電子、反質子或是在大強子對撞機中撞一下,一樣灰飛湮滅。(實驗物理確定質子的半衰期至少超過 103410^{34}年)

4.既然不屬物質,它必然無形、無色,看不到,聽不見,摸不到,聞不著。以物質為基礎的現代科學必然無法用任何方法證實它的存在。

那麼問題來了,真的有這種東西存在嗎?如果有的話,又該如何證實呢?

跑題了,還是先把我的電腦弄好吧...

一台電腦最重要的是核,人也是😁

組完硬體,重灌才是最花時間的...還要先燒機...累累...

 

延伸閱讀:

推薦好片《時間盡頭之旅》

八個奇妙的心

心經在說什麼?

2024/6/20

在Win 11家用版上跑Windows子系統Android版並安裝微信apk檔

由於中國軟體普遍都有資安風險,詳見:

究极养蛊!电脑装满流氓软件全家桶会发生什么?

中國APP的水很深—拼多多與抖音敲響的警鐘

但淘寶買多了,免不了用到中國軟體來聯絡商家,如微信。

之前是先用一台舊的安卓手機安裝微信手機版,然後再把微信電腦版關在沙盒裡面跑,但每次都需要靠手機掃碼才能登入,很是麻煩,所以就想利用虛擬機來安裝微信手機版,可以省去登入步驟。

首先,我的Win 11家用版並不支持虛擬機(Hyper-V),一番搜索後發現可以手動安裝,詳見:

如何在 Win10 / Win11 家用版安裝 Hyper-V 虛擬機器?

接著按照教學影片開啟三個Windows功能:

Windows11與Android完美融合,不用再裝模擬器!

然後再按照上面影片從GitHub下載WSA與WSA PACMAN回來安裝並進行設定。載點如下:

https://github.com/MustardChef/WSABuilds/releases (請下載x64版本)

https://github.com/alesimula/wsa_pacman/releases/tag/v1.4.0

虛擬機裝好後,就可以用手機去下載微信apk檔(https://weixin.qq.com/)(請留意只有手機瀏覽器能下載到apk檔,桌機瀏覽器不行),然後抓到電腦上, 點開apk檔就能直接安裝,並如一般程式運行:

 

至於安全性的話,由於微信app是在WSA虛擬機中運作,無法存取上層Windows作業系統中的檔案,所以推測應該很安全。如果之後證明WSA可以穩定運行的話,我的Sandboxie-Plus就能退休了,跑起來遠不如WSA方便,而且一個沙盒就要佔用6G以上的空間,此外,據說Sandboxie-Plus真要安全的話,還是要付錢的(https://sspai.com/post/88759):

如果要讓WSA存取Windows作業系統中特定資料夾的檔案,只要在WSA開啟下圖功能即可:


補充:跑WSA需要較大的記憶體,建議至少16GB以上。
 

2024/6/8

最佳運動及最佳運動時間

原始點雖然強調運動保健的重要性,但論及細節,例如什麼運動效果最好?又應該在什麼時間進行,大概只有近代科學與統計學能夠回答。



2024/6/3

愛否與先看同步發布徠芬電動牙刷評測(業配?)

愛否影片重點:

1. 清潔力與牙齦保護是互相衝突的。

2. 軟毛牙刷的清潔力低於硬毛牙刷。

3. 牙刷用到炸毛後,清潔力會下降。


先看影片重點:

1. 測試選品故意避開歐樂B iO旗艦系列,明顯柿子挑軟的捏...

藉由長期的使用經驗,早已發現軟毛牙刷對牙菌斑的清潔效果不好,愛否的影片證實了這一點。

目前對徠芬電動牙刷還是保持觀望態度,網友評價不高...

2024/5/16

用分離式空調室內機DIY空氣清淨機—回報使用效果

上回曾提到國外網友在空調上面加裝前置過濾箱的作法。在使用兩年多之後,濾網(等級Merv13)已累積了可觀的髒污,重點是空調內機一點灰塵都沒有,因此這個作法不但賦予了空調淨化空氣的功能,應該也是解決內機髒污與異味的好方法,可以省下洗冷氣的錢,只是外觀上不見得人人能接受就是了。

至於這種方法會讓空調風量下降多少?另一位up主做了實測:


 

2024/5/15

DIY第三代新風機(2)最終目標:與空調對接

上回寫下了三代機的目標,最近在張大媽看到兩篇好文:

科學思維看空調 自知冷暖 篇一:自動掃除?再熱除濕?能效神機?八千字助你看懂空調特殊功能原理,識別套路 

文章的重點:1. 新風機可以降低空調內機累積髒污的速度,延長清洗週期。 2.最有效的防霉方法應該是在冷氣關閉後讓內機長時間送風,使內機內部完全乾燥。

除濕機是不是智商稅?用空調除濕好嗎?工程狗用科學告訴你答案!

文章的重點:1. 梅雨季節長時間使用新風機將外部高濕空氣送入室內,會導致室內濕度過高、物品發霉,需使用空調或除濕機除濕。 2. 空調因體積大、熱交換器面積大,所以除濕的能效及速度都會高於除濕機,但缺點是會降低室溫(在夏季會變成優點),所以空調除濕的性價比較高,相比下除濕機反而昂貴。 3. 除濕機與新風機直接串連,可獲得較佳能效。

由於南部秋冬氣候乾燥,遇到連日陰雨的機率極低,只有在梅雨季、颱風天比較需要除濕,因此新風環境下除濕的最優解應該就是新風機串接空調,而不是串接會讓室溫提高的除濕機。

雖然新風機結合冷暖空調的想法,早在兩年前DIY安裝空調時就有了,但一直沒實現。將就使用兩年之後,不論是三菱電機還是國際牌冷氣,都已開始出現輕微異味,可見室內機裡面已經髒了,需要清洗了。因此這一次打算認真來實施空調與新風機的對接,希望能完全解決空調異味問題,理想是讓空調「永遠都不需要清洗」(省一大筆錢呢)。

首先計算所需的冷房能力,根據氣象局氣候資料,台南夏季溫度最高溫是35度,假設濕度是100%,我希望將溫度降至28度,濕度降至60%,那麼需要多少冷房能力?由於焓差的計算頗複雜,所以請AI算。

給AI的prompt是:我有一個空調系統,空氣流量是200 CMH,這個系統能把溫度攝氏35度,相對濕度100%的空氣降低溫度到攝氏28度且相對濕度60%,請問這個空調系統的冷房能力為多少kW?

ChatGPT計算過程如下:


答案是2.93 kW,但懶的驗算,再去問Gemini與Claude,結果Gemini完全是在亂算,竟然給出-479.69 kW這樣的離譜答案,Claude則回答如下:

------------------------------------------------------

要計算空調系統的冷房能力,我們需要知道空氣在冷卻過程中所釋放的顯熱和潛熱。

已知資料:
- 進氣溫度: 38°C
- 進氣相對濕度: 100%
- 出氣溫度: 28°C
- 出氣相對濕度: 60%
- 空氣流量: 200 CMH (立方米/小時)

首先我們要找出進出氣狀態下的空氣焓值(Enthalpy)。我們可以使用分析軟體或查詰焓值表。

假設在38°C, 100% RH時,焓值為Hin = 93 kJ/kg
在28°C, 60% RH時,焓值為Hout = 47 kJ/kg

空氣密度約為 1.165 kg/m3

那麼每小時的熱量移除量就是:
Q = 空氣流量 x 密度 x (Hin - Hout)
   = 200 m3/hr x 1.165 kg/m3 x (93 - 47) kJ/kg
= 200 立方公尺/小時 x 1,165 公斤/立方公尺 x (93 - 47) kJ/公斤

   = 10,694 kJ/hr = 10,694 千焦/小時

把單位換算成kW:
10,694 kJ/hr / 3600 sec/hr = 2.97 kW
10,694 千焦/小時 / 3600 秒/小時 = 2.97 千瓦


所以這個空調系統的冷房能力約為 2.97 kW。

----------------------------------------------

Claude的答案與ChatGPT的答案相差無幾,因此推定至少需要冷房能力3kW的空調。請留意這樣的計算並不包含窗戶、牆壁、天花板與地板造成的冷房負荷,所以最後室內的氣溫還是會超過28度的。不過也不要緊,到時候如果不夠涼,室內還有一台2.8kW與一台2.2kW的冷氣,應該是綽綽有餘。

品牌的話,這次決定在淘寶冒險,應該會選美的或小米的1.5匹空調,冷房能力約3500 kW,計畫在双11購入...也許先看評測今年夏天會作一期空調評測...先看評測再決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