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了GM86功耗計,馬上實測正在進行優化的DIY新風機功耗。
上圖1速的功耗是7.04W,但經過30分鐘以上測量,讀數穩定在7.14W。依照說明書,GM86的功耗數值是「有功功率」(實功率)。
一直以來,機械通風的能源效率一直被本人及廣大消費者所忽視,所以查了67台全熱交換器與29台新風機的風量與功耗,並據此計算能效(風量÷功耗),結果如下表(儲存格越綠能效越好,越紅能效越差):
心得:
1. 67台全熱交換器平均每耗電1度,可送風2329立方公尺。29台新風機平均每耗電1度,可送風5856立方公尺,是全熱的2.5倍。撇開空調節能不看,光看通風,全熱交換器並沒有比較省電,推測是因為除了風機進氣,還使用風機排氣,耗電至少兩倍起跳,加上進氣、排氣都要經過長長的風管,耗損不少能源。
2. 在不使用空調、不需回收冷暖氣能源的情況下,太一的全熱交換器可以單獨關閉排氣風機,馬上變成單向流新風機,通風耗電立刻減半,同時增強了抗霾能力,是一個非常節能且具有彈性的好設計。
3. DIY新風機出乎意料地具有極高的能源效率,每耗電1度,可送風31877立方公尺,是其他新風機平均的5.4倍,更是全熱交換器平均的13.7倍。推測能源效率如此之高是因為風道短、通徑大、無變徑且結構簡單,但這卻是利用巨大的體積與粗曠的外觀換來的。另外,352 X50 050L H13 HEPA對於降低風阻、提高能效應該也有不少貢獻。
4. 目前比較過的風機中,風機效率最高的是貓頭鷹NF-A20 FLX,可達153 CMH/W,所以在有負載HEPA的情況下,DIY新風機1速的風機效率達31.88 CMH/W,並沒有高到很離譜。
5. 全熱交換器使用的濾網,過濾能力普遍低於新風機,很多廠商不敢標示濾網等級,很難判斷0.3 μm單次過濾效率。少數廠商甚至出示濾網在密閉空間內重複過濾的淨化率,問題是全熱交換器的濾網,只有一次過濾外氣的機會,使用這種數據來美化濾網的過濾能力,有誤導之嫌。
6. 全熱交換器之中,太一的濾網規格標示最清楚,三層濾網的等級及過濾效率都有出示。
7. 全熱交換器之中,樂奇、太一的能效並沒有因為用了H13 HEPA而吊車尾。
8. 全熱交換器之中,日立KPI-Y型系列能效最優,但該系列只搭配簡單的不織布當作濾網,因此高能效應該是用沒什麼過濾效果的初效濾網換來的。KPI-H型搭配了PM 2.5濾網後,能效只剩一半。
最後用懶人包總結一下:
相關文章:
我看了一下太一的型錄
回覆刪除https://www.taiitsu.com.tw/data/10000/upload/files/1639013029956.pdf
高效濾網放在熱交換後面,這樣的設計有個缺點PM2.5是有機會接觸到熱交換芯,
進而污染到熱交換芯,但我不知道為何廠商會這樣設計?
熱交換省電的前提,省下的電>風機多消耗的電。
要達到省電的條件:
1.室內外焓差大
2.熱交換效率高
要達到省錢的前提,熱交換的機器+安裝費+維護費用<省下的電費
自己的估計,熱交換要省電,
在北部大概超過150CMH應該可以做的到,
中南部大概要超過250CMH應該可以做的到。
如果要省錢,大概只有山區有機會,台灣的平地雖然偶有極端溫差,
但時間都不多,省下的電費有限,要超過數萬的安裝費與後勤維護費,
有一定的難度。
個人的結論,一般家庭新風+冷暖空調。
如果新房子,不考慮成本,希望家裡絕對舒適,那熱交換值得考慮。
濾網太多層放不下?這個設計確實不好。可惜了,只好收回推薦。
刪除在開空調的情況下,全熱比較省電那是一定的,所以在室內外溫差較大或者一定要開空調的地方,全熱有顯著的優勢:舒適性及節能效益。只要開啟空調的時間夠久,省下的電費還是能回本的,也許十年二十年有機會。但臺灣的耗材價格顯然不是平民能負擔的,而且空氣淨化能力也不是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