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住宅通風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住宅通風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4/4/20

幫朋友DIY陽台型新風機(7)安裝消音風管進一步提高風量

上回幫朋友用盛仕達超靜音管道風機DIY了一台新風機,雖然全速風量可超過600 CMH,但在可接受噪音下,風量僅207 CMH。因為朋友還是擔心新家的甲醛問題,希望在維持靜音的前提下,進一步提高住宅的通風量,所以建議他加裝消音風管:

消音棉越厚,消音效果越好,還有棉厚10cm的消音風管,但怕太粗,裝不下,只買棉厚6cm的,口徑20cm,長度一米,友情代購,含運成本約280NT,到貨:

拆開後拉長,確實可以拉到一米:

吸音棉材質是聚酯纖維,內壁是塑膜鋁箔+吸音微孔:

把原來的風管拆除,換上消音風管:

安裝後噪音顯著降低,所以再用調速器再提高風量,最後在維持靜音下,實測風量達318.5 CMH (使用TECPEL AVM-713風速計,採5點測量),增幅53%,CP值超高~~~

安裝心得:

1. 這種塑膠膜纏繞的軟式消音風管應該是成本最低的降噪方案,但外層是PVC,有明顯的塑膠味(類似游泳圈),還好出風口沒有味道。

2. 這種消音風管耐候性可能不佳,幾年後外層膠膜應該很容易出現破損,需要更換,裝在室內就比較不會有這個問題。

全目錄:

幫朋友DIY陽台型新風機(1)副廠HEPA選用及簡測
幫朋友DIY陽台型新風機(2)利用陽台照明迴路新增室外插座
幫朋友DIY陽台型新風機(3)製作風機支架與濾網支架
幫朋友DIY陽台型新風機(4)製作落地窗簡易擋板
幫朋友DIY陽台型新風機(5)安裝當天
幫朋友DIY陽台型新風機(6)升級盛仕達超靜音8寸管道風機
幫朋友DIY陽台型新風機(7)安裝消音風管進一步提高風量



2024/4/18

為什麼我讓新風機24小時連續運轉?

mobile01網友來信交流,問到為何不用人體感應或室內二氧化碳濃度來控制新風機,讓新風機可以自動開關或根據室內情況調節風量,答覆如下:

1. 雖然採用PWM訊號調速的盛仕達管道風機線控款,理論上很容易加上自動控制,但本人非工科出身,不會弄Orz...

2. 有人認為家裡沒人的話,新風機可以關機來省電、省濾材,但新風機關機後,室內缺乏正壓,PM 2.5還是會侵入室內的,而且只要不通風,室內氡濃度會馬上飆升:

Airthings 2950 Wave智慧型氡氣偵測器實測新風環境下住宅氡濃度


3. 目前家裡這台DIY新風機在低速運轉時,功耗只有7 W,自動關機能省下的電太有限,請參考:

實測DIY新風機功耗並與全熱交換器比較能源效率

4. 大陸濾材的成本很低,為了省濾材再花大量時間去搞自動控制,好像收益不高。濾材成本試算請參考:

DIY室外型新風機更換濾網、評估耗材成本以及測量HEPA含水量
 
5. 避免異味的累積。如果新風機沒有連續運轉,剛開機時,出風會有很明顯的灰塵味。

6. 本人奉行一切從簡的原則(含後事),目前DIY新風機可以透過遙控器與DIY抽油煙機進行連動,達成美國家庭才有的補風功能,本人已經超滿足了,知足常樂哩😄:

EC遙控風機DIY分離式靜音抽油煙機並與新風機連動(1)固定室外機

EC遙控風機DIY分離式靜音抽油煙機並與新風機連動(2)改裝室內機並加裝不繡鋼油煙濾網

EC遙控風機DIY分離式靜音抽油煙機並與新風機連動(3)加裝磁吸充電式LED智慧感應燈條

EC遙控風機DIY分離式靜音抽油煙機並與新風機連動(4)風力式逆止閥換裝阿拉斯加電動逆止閥AB-631

EC遙控風機DIY分離式靜音抽油煙機並與新風機連動(5)換裝得利來全光譜書桌燈DL818

 

 

2024/3/21

新風機、全熱交換器與VAF不能改善室內落塵?

本來想休息一陣子的,好像不能😢...有厲害的網友成功DIY出新風機,但反應無法改善室內落塵: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先說明一下,新風機的功能有三:

1. 移除空氣中的細懸浮微粒,並防止室外PM 2.5侵入室內。
2. 降低室內二氧化碳、甲醛、VOCs與氡氣濃度。
3. 防止室外落塵隨風進入室內,外源性落塵通常是細沙、車輪與來令片粉塵等等。

以上第一、二項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及肺癌風險,但只有第三項可以被人的腳底板所感知,第一、二項的效果是人體感官所無法察覺的,只能用PM 2.5檢測儀、二氧化碳檢測儀、氡氣檢測儀來評估新風機到底效果好不好。如果效果不佳,可以適度增加風量或改善新風機與房屋的氣密性,請參考:
https://jianhc.blogspot.com/2023/03/diy6.html

雖然關窗使用新風機通風能將PM 2.5與室外落塵阻隔於外,但也會衍生兩大問題:內源性落塵以及浴室潮濕異味會更加明顯。

這兩個問題在使用全熱交換器、VAF或24小時關窗使用空氣清淨機、冷氣時也會出現,主因是各種機械通風方案的進排氣量通常遠低於開窗自然通風,可能只有1/10甚至更低。在排氣量較低的情況下,室內落塵、濕氣與異味不能像以前一樣經由窗戶大量排到室外,就容易累積在室內,只是很少使用者在討論這個問題(使用者大多只會分享好處),本人在幾年前已經提出:
https://jianhc.blogspot.com/2021/12/352-x50sdiy304.html

室內灰塵的主要成份是織物脫落的纖維與人體脫落的皮屑(有中文字幕):




相對於微細的PM 2.5,室內灰塵大部分都很大顆,空氣動力學直徑可能是PM 2.5的百千倍:



因此室內灰塵大多屬於落塵,很容易沈降到地面與家具表面,不易懸浮在空氣中被吸入人體,即使被吸入,人體呼吸系統自帶的淨化機制(鼻毛、纖毛、黏液)也能將落塵阻擋於氣管之上,不會像PM 2.5一樣進入肺泡、血管與全身器官組織,所以對人體的危害性相對來說小很多,只是比較礙眼罷了:



此外,相對於來自戶外的落塵,內源性落塵因為主要是纖維與皮屑,所以顏色較白,質地較軟,不會摸起來黑黑的,或踩起來沙沙的,這可能是少數使用者一開使用全熱交換器或新風機會誤以為灰塵變少的原因。

我想這位網友的問題應該就是使用新風機之後住宅落塵沒有改善(實際上落塵還可能更多),解決方案有三:

1. 勤加打掃。如果沒時間可以用掃地機器人。
2. 減少室內織物的數量與面積,如地毯、地墊等等。
3. 在纖維與皮屑最多的臥室增設低噪音的空氣清淨機並24小時運轉。

空氣清淨機對落塵的收集效率其實不高,因為空氣清淨機主要功能是在過濾空氣中的細懸浮微粒,只有剛好漂在機器附近,還沒掉到地上的落塵才有機會被吸入,此外用HEPA收集大顆粒落塵的性價比太低,所以本人正在DIY一種落塵收集器,去年已啟用,將在試驗滿一年後公佈效果。

結論:新風機的功能是持續提供潔淨、新鮮的空氣並降低疾病風險,至於減少室內落塵,抱歉,新風機不但無效,還會有反效果。對於PM 2.5與落塵,只能兩害相權取其輕。


網友接下來應該也會遇到浴室潮濕異味的問題,所以一併提供解方:

DIY半自動除濕防霉系統解決使用新風機造成浴室潮濕問題
如何降低洗手間異味並減少洗廁所的頻率?

2024/2/13

住宅通風不良導致全家甲醛中毒案例...

認知決定命運,如果對住宅通風的重要性缺乏認知,有可能上新聞...

這戶人家的情況這麼嚴重的原因,除了設計師使用了廉價、有毒的板材之外,最大的原因可能是:

1. 24小時關窗使用空調,導致甲醛與甲苯在室內累積到很高濃度,二氧化碳與氡氣大概率也很高。

2. 沒有使用任何機械通風設備來改善室內通風。

2024/1/15

DIY安裝奧克斯全光譜LED隱形吊扇燈

上回臥室裝的木林森LED隱形吊扇燈太亮,只好魔改後裝到餐廳,所以臥室又另外買了一款來裝:

這次買奧克斯AUX42寸吊扇燈,規格如下:

特價只要329 rmb,不到台幣1500元。沒有36寸的,只好買42寸的,裝完發現確實太大,風太大...

到貨,運費花了530NT,也就是總成本約2000NT,超便宜~

開箱,連LED燈珠都要DIY組裝:

 
風扇功率與LED功率都比36寸吊扇燈還高:

 

清點配件:

組裝燈珠,結果發現不但要自己裝,螺絲孔還要自己攻牙(附攻牙螺絲),然後配件少了好幾顆緊固螺絲...

還好之前有留了一些小螺絲,剛好能用:

RA>=97 的全光譜燈珠:

這次買的是吸頂款,沒吊杆有底座,風扇距離天花板較近,壓迫感更小,但可能會影響風量...

安裝位置:

因為上次已經有打膨脹螺絲了,懶的拆,所以直接在底盤上洗個孔來穿螺絲:

鎖上螺絲固定底座,加打一支膨脹螺絲,總共3支比較安心:

吸頂款比吊杆款更不好安裝,要先接線才能吊上去,吊杆款可以先吊上去再慢慢接線:

通電試燈,沒問題:

上燈罩:

LED可以調色溫、調明暗,還有小夜燈,非常滿意,而且多了側向的發光,天花板不會一片黑。

但風扇試機馬上就發現缺點了:

1. 42寸40W風機的風量對小臥室來說太大,即使用最小檔也太大,冬天室內有氧運動時,開風扇通風會冷。

2. 風扇出廠前沒做平衡,風扇運轉時從1檔到6檔都有明顯晃動,檔位越高晃動越大。看說明書說可以用隨附的11顆小磁鐵自行吸在轉盤上調整平衡,但實際操作,若沒有儀器測量,根本不知道裝在哪裡可以降低晃動,全丟了!

3. 風扇在2檔以上就有明顯的低頻噪音,可能原因是扇葉設計不良或者是扇葉太長太薄導致剛性不夠,總之,風扇的噪音表現遠不如上次裝的36寸木林森吊扇燈。

看在價格的份上,這些缺點還算可以接受,反正每天只在運動時開30分鐘...

2023/12/22

寒流來襲時新風機對室溫的影響

 一般人對新風機抱持的疑慮就是在沒有熱交換的情況下引入室外空氣,會不會大幅影響室內溫度?趁這次寒流,就來實測室溫的變化。

 

敝宅新風機裝在客廳外的陽台,從落地窗擋板進風,24小時運轉,新風量約204 CMH,室內並未使用任何電暖氣、空調設備與白熾燈泡,室內主要熱源僅電鍋、個人電腦、LED吸頂燈與飲水保溫器。冬季每月用電平均200度,假設電能全在室內耗散成熱能,則室內電器發熱的總功率約278 W,算是寒涼之戶XD。除了電器,另外一個大熱源就是人,室內白天1人,晚上2人,假設每人發熱功率為90 W,則室內人體發熱總功率平均就是135 W,也就是即使加上電器,房屋內所有熱源的的平均總功率僅413 W。

這波寒流室外最低溫出現在今晨7點,附近測站溫度來到11度,新風機進氣口溫度12.1度:

 

此時客廳室溫仍有21.5度:

 

當天台南氣象站24小時的溫度變化,室外氣溫11~16度:

 

臥室氣溫則非常平穩,12小時的溫度變化甚至不到1度:

臥室7天的溫度變化則是平穩下降,從28度慢慢降至20度,平均每天降低1度:


結論:相比於開窗通風,新風機因風量遠低於自然通風,一天內室溫的變化很小,大幅緩衝了氣溫降低對室溫的影響,整個降溫過程很慢,讓人體可以逐漸適應季節的變化,應該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但還是要留意室內外溫差,因為新風環境的室溫還是高出室外許多。

雖然每個家庭的條件不一樣,以上只是個案,無法作為通例,但北部另一位新風機使用者實測數據也大同小異,室內外溫差仍可高達9度:

寒流對使用新風的影響 (測站溫度8度,陽台12度,客廳19度,房間21度。)

後記:12/23日清晨,客廳溫度為20.5度,符合平均每日下降1度的規律。 

相關文章:

濃霧高溼天氣下新風機對室內濕度的影響
 

 

2023/11/24

DIY安裝全光譜LED吊扇燈以改善室內局部通風

雖然家裡已經安裝了新風機來進行機械通風,但上回發現在室內進行有氧運動時,因擴散不良,局部二氧化碳仍可能蓄積到較高濃度,必須開啟空調,使室內空氣充分混合,數據詳見:

有氧運動時,新風機風量與空調對室內局部二氧化碳濃度的影響

但到了秋冬,開空調又覺得浪費,國際RX又沒有送風功能,所以打算加裝吊扇。

既然要裝,那麼索性連燈具都換,雙11在淘寶上挑了一款全光譜LED吊扇燈,649 rmb,規格如下:

據說用的是美國普瑞燈珠,要價將近2倍。

到貨:

裡面的保麗龍都摔碎了:

清點配件:


 

斷電、拆除舊燈具、驗電、剪線、露出線盒:

鉛筆標記膨脹螺絲位置(孔距11.2 cm),用免出力鎚鑽鑽孔:

 

用透明塑膠袋接塵,這招是跟米師傅學的,效果超好:

右邊的洞太靠近線盒,結果裂了,有點擔心他的強度。

打進膨脹螺絲:

撐開脹管後,鎖上底座,然後用健身拉力帶試拉,全身吊上去晃,確定不會脫落:

吊扇燈先裝好吊管、穿好電線:

掛上底座:

接線、理線:

裝上飾蓋:

安裝完工~

風扇試機,風速共6檔,但各檔位風速差異小,不確定110V能上到幾檔?最後拿出風速計,確認1~6檔都沒問題。

試燈,才發現廠商說的三檔可調光指的是色溫有三檔,不是亮度有三檔...

接著實測效果,測試流程如下:

0~5分:用維天多功能空氣品質檢測儀先測量新風機進氣口二氧化碳濃度。

5~10分:空氣品質檢測儀放在登山機旁的呼吸區,如下圖:

10~20分,等速有氧運動10分鐘。

20~50分,停止運動,人離開臥室。

使用以上相同流程,比較沒開吊扇與有開吊扇臥室二氧化碳濃度的變化,數據如下:


從上圖可以得知開啟吊扇通風後,可顯著降低有氧運動時呼吸區的二氧化碳濃度,這應該是因為吊扇可快速混合室內空氣,使二氧化碳不會在局部累積,而且看起來效果比開空調還好,大概是吊扇風量較大的關係。

心得:

1. 安裝吊扇最關鍵的地方就是在兩顆膨脹螺絲,這兩顆螺絲只要有打好,其他都很簡單。不過還是不建議DIY,畢竟吊扇裝不好,有可能掉下來砸到人。話說回來,即使是師傅裝的也可能掉落,新聞很多。

2. 吊扇最大的優點就是靜音,因為口徑大、轉速低,所以轉起來比電風扇還安靜,1~3檔基本上是無聲的。

3. 臥室安裝吊扇,大力推薦安裝這種扇葉隱形的,扇葉不但是透明的,不轉時扇葉還會縮起來,這兩項特點大幅減輕了天花板懸掛巨物的壓迫感。

4. 這款木林森吊扇燈最大的問題是亮度無法調節,3400 lm對不到10平方米的臥室來說有點太亮,而且還沒有夜燈。

5. 本款吊扇燈另一個小缺點是發光方向全部向下,沒有側向,導致晚上開燈時,地板很亮,但天花板因為缺少照明,明顯較暗。

2023/11/23

DIY安裝變頻冷暖空調(14)改用貓頭鷹 Noctua NF-A20 5V 20公分靜音風扇充當冷房換氣扇

前情:DIY安裝變頻冷暖空調(13)改用Arctic P14充當冷房換氣扇

用Arctic P14充當換氣扇沒幾天,就發現這顆1700 rpm的電腦風扇全速運轉下噪音較明顯,頻譜圖上有個809Hz的噪音:

於是決定換回最安靜的20cm貓扇,買了一個貓頭鷹 Noctua NF-A20 5V 來換:

拆下來的P14裝進電腦,在1000rpm以下是聽不到明顯噪音的。

實測功耗,使用華碩手機原廠充電器約0.85W:

如果用夜市5V手機充電器約1.07W:

為了固定風扇,先裁一塊PE泡綿(352 X50s包材):

挖孔後塞入風扇,這是進風面:

這是出風面:

風扇連同泡綿框塞入木作中:

木作封板後,考慮將來可能還會再次開啟,加裝了鋁包邊條充當滑軌,再加一片板子就能抽拉。

去振宇買了3M密封條,一百多,小貴:

滑軌內加裝密封條,打算塞一片3 mm厚的壓克力板:

實測滑軌四邊的尺寸,發現不是直角四邊形,而是不等邊四邊形,只好先用freecad作圖,再輸出成dwg檔請人作雷射切割,一片3 mm白色壓克力板只要250元:


壓克力板塞入滑軌,密合度很好,很緊:

最後是美觀問題,之前切開木作時,留下了一些刀痕,鎖法蘭也留下螺孔:

全部用白色補土修飾,完工~

接著臥室關門關窗,實測整夜二氧化碳濃度變化:

上回的安裝方式(進出風方向呈90度夾角)比較起來,二氧化碳濃度似乎較低,通風效果略有改善,所以主要的改善還是在外觀上。

至此, 這個DIY系列終於可以結束了,以下是全部目錄:

DIY安裝變頻冷暖空調(1)舊機拆除
DIY安裝變頻冷暖空調(2)安裝304不鏽鋼冷氣架
DIY安裝變頻冷暖空調(3)輕隔間牆壁鑿孔作為新風進氣口
DIY安裝變頻冷暖空調(4)安裝電源插座及電纜插頭
DIY安裝變頻冷暖空調(5)室內機排水管安裝防沼氣存水彎
DIY安裝變頻冷暖空調(6)安裝304不鏽鋼化學錨栓
DIY安裝變頻冷暖空調(7)飛越真空泵、複合式真空站壓表開箱及試機
DIY安裝變頻冷暖空調(8)三菱電機靜音大師MSZ-GR28NJ開箱、裝銅管、接水接電
DIY安裝變頻冷暖空調(9)冷媒銅管喇叭口製作及緊固
DIY安裝變頻冷暖空調(10)抽真空、站空、放冷媒、試車
DIY安裝變頻冷暖空調(11)銅管包覆及固定、室外機固定、預留孔密封與安裝心得
DIY安裝變頻冷暖空調(12)安裝換氣扇引入新風並實測冷房效果
DIY安裝變頻冷暖空調(13)改用Arctic P14充當冷房換氣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