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HEPA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HEPA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5/2/20

DIY新風機近況以及康诺净副廠濾網實測

去年最後一顆352 X50 H050L原廠濾芯用完後,為了不浪費,索性拿上回買來測試的小米4 pro原廠濾網來用,現況如下:

但因濾芯較小顆、壽命短,用不到一年,0.3μm粒子過濾效率就降到95%,該換了。此外也因濾芯小,風阻高,風量沒原廠濾網大,所以開啟抽油煙機時,新風機風量不足,室內會形成微負壓,造成室內PM 2.5濃度上升。

這次要換什麼濾芯呢?352 原廠濾芯H050L停產,上次買的副廠濾芯效果不佳,還不死心,又買副廠濾網來碰運氣。這次挑選了最貴的康诺净副廠濾網,一次買兩顆,特價+滿99含運,每顆總成本101 rmb:


紙箱厚度還行,沒有變形與破損:


這回連最內層的鐵網都省了,雖然可降低重量及運費,但可能造成濾芯的支撐能力降低(容易變形,產生局部不過風的情況):

還有就是氣密條太薄,高度也不夠,可能影響氣密效果:


 

秤了一下,一顆850g, 一顆908g,不太妙,差很多...


挑選空氣很差的日子上機實測,用上次DIY的濾網過濾效率檢測儀測量0.3μm粒徑的過濾效率:

結果比培菁副廠濾網更慘,908g的那顆在200CMH的風量下過濾效率只有94.2%(連續測量15分鐘平均值),850g那顆更低,只有91.6%(連續測量60分鐘平均值),作為對比,352原廠H050L H13濾芯是99.9%。

因為一時也找不到濾網,所以就先拿908g的那顆頂著用,加上兩層snaildream靜電初濾,整機過濾效率才勉強達到98%😢 

至於為什麼我不買原廠H13濾芯?雖然不貴,但原廠濾芯只有活性碳複合濾網,活性碳顆粒在運送途中彼此碰撞,是會產生粉末然後被風機吹出來的,證據請見這顆用了幾個月的小米4 pro原廠濾網,在濾網內底部可以明顯看到活性碳的粉末:


對於買不到高品質濾網的情況,心中有兩個對策:
 
1. 接受自己所生活的塵世,容許5%的細懸浮微粒進入身體,畢竟很多人在100%的環境下工作生活一輩子,也沒生病哩(如果過去世殺業少,此世即使環境惡劣也不太會生病)。
 
2. 徹底告別中國的HEPA濾紙,轉向尋找日本東麗、美國HV等大廠濾紙。
 
因為本人業障重,容易生病,加上有癌症家族史,所以還是再找找看吧。 

後記:
 
使用副廠濾網,在霧霾天時,室內PM 2.5讀數約1-2,幾乎可以完勝所有空氣清淨機:


 

2023/11/29

幫朋友DIY陽台型新風機(1)副廠HEPA選用及簡測

最近朋友新居落成,家裡甲醛濃度頗高,想裝新風機,我說可以先DIY一台臨時的給他應急,再慢慢考慮後續工程。

首先是買HEPA,結果發現352 x50/x60原廠H13純濾HEPA都沒賣了(型號是H050L、H060L),淘寶跟京東自營店都沒有,只剩下有活性碳的標準濾芯:

其實標準款價格也不貴,但活性碳卻是沒必要的,除了使用後期可能發酸,濾芯較重也會增加不少運費, 於是就想買副廠的來碰運氣。

挑了培菁的純濾版:

 

會買是因為他有出示濾紙檢驗報告:

標示等級Merv17、H13,本來想說先買一顆回來測測看,結果不小心買了2顆,總價212.4人民幣(約台幣937元),兩顆毛重4.11kg,官方集運費用約187台幣,還被海關抽了稅,最後每顆含運含稅成本約600元,約原廠濾網的一半價格。

到貨,兩顆綁一起出貨:

紙箱不薄,都沒壓到變形:

重量1405克,比原廠純濾版HEPA少了300克左右:

鐵網比較細:

接著來測最重要的過濾效率,室外0.3 μm(>0.3 μm)顆粒物3792個/0.1L:


 
使用原廠HEPA(已服役1.5個月),新風機出風口顆粒物數量穩定在個位數,>0.3 μm顆粒物的過濾效率約99.8%:

換上培菁副廠HEPA:

新風機出風口>0.3 μm顆粒物的數量會在81~219個之間跳動:

平均(n=8)是155個/0.1 L,>0.3 μm顆粒物的過濾效率約95.9%,對應的濾網等級應該是E11/Merv16,商家虛標,又被拐了,看在價格便宜的份上,將就點...或者是裝在空氣清淨機上用...

幫朋友DIY陽台型新風機(1)副廠HEPA選用及簡測
幫朋友DIY陽台型新風機(2)利用陽台照明迴路新增室外插座
幫朋友DIY陽台型新風機(3)製作風機支架與濾網支架
幫朋友DIY陽台型新風機(4)製作落地窗簡易擋板
幫朋友DIY陽台型新風機(5)安裝當天
幫朋友DIY陽台型新風機(6)升級盛仕達超靜音8寸管道風機
幫朋友DIY陽台型新風機(7)安裝消音風管進一步提高風量

 

2023/10/17

新風機更換濾網時機

今日因境外污染移入,南部空品不佳,測量室外PM 2.5濃度超過70。


室內PM 2.5則出現個位數,新風機進氣口讀數也是個位數,不是0,顯然是該換濾網了。

拆下舊濾網,用了大概10個月:

 

拿了一個在352 X50S空氣清淨裡面用了2年的HEPA,雖然還很白,但換上之後更糟,新風機進氣口PM 2.5讀數竟然超過10,顯然靜電駐極已衰退。再換一個全新未拆封的濾網,進氣口與室內PM 2.5讀數才又重新歸零。

心得:

1. 新風機濾網的更換時機有二:進氣PM 2.5濃度不是0,或者室內聞到濾網的異味時。

2. HEPA不能放太久,要換濾網的時候再買即可。

2023/1/2

DIY新風機更換HEPA濾網

DIY新風機雖然過濾效果還不錯,還能維持室內pm 2.5讀數為零,但出風口已經有明顯灰塵味,決定更換HEPA。算一算,竟然已經使用了334天,比上一顆309天還持久。

濾網頂部很髒:

這顆淘寶買的HEPA,運送過程中被擠到變形,雖然用手扳回來,但顯然這種損害是不可逆的,濾芯如果變形,兩片濾紙貼合在一起,就無法通氣,造成大面積的「白斑」:


 

翻開濾芯,白斑只在外側,濾芯深處沒有受到影響:


 

濾紙表面沒有可見的髒汙,灰塵似乎是透進去的,應該是大顆粒污染物都被初效濾網先濾掉了。

等庫存用完,可能會改用國內能買到的小米4 pro濾芯,才能避免海運導致濾網變形的風險。最後突然想到,有廠商莫名其妙把濾芯染成灰色販售,是不是要防止消費者使用後發現生產或運輸過程導致的濾網瑕疵(不通氣的白斑)?


 

2022/2/3

FFU 超大HEPA DIY室外型新風機(計畫終止)

由於現役的DIY新風機濾網小、壽命短,且需頻繁更換初濾,所以打算再DIY一台。

這次想達成的目標:

1. HEPA壽命至少兩年以上。

2. 即使在冬天,初效濾網每個月或更長時間更換一次即可。

3. 進風分兩路,這樣臥室關門也沒關係。

4. 繼續降低耗材成本。

5. 二氧化碳濃度希望壓到550 ppm以內。

6. 與空調對接,成為新風空調。

HEPA選用工業無塵室FFU HEPA,這應該是目前世界上產量最大、單位面積最便宜的HEPA。而且規格統一,完全不用擔心停產問題。

單價與352 X50 H050L差不多,但展開面積可達16 ,是H050L的4倍。 等級H14,雖然令人懷疑,但如果一次用上兩層,效果總不會太差吧?


初步設計圖:

 

這次打算使用多層濾網(初濾+HEPA+活性碳或夾碳布+HEPA),如果風機推不動兩張HEPA,再拿掉一張即可。 由於濾網面積大,使用時擔心出現一種情況:濾網效率還很高但已攔截許多灰塵導致出風有味道,因此加上活性碳或夾碳布,希望延遲出風口出現灰塵味道的時間。

活性碳打算用這種可以自行填充的,比較環保、省錢,不過還沒找到FFU大小的。

 

進風方式:

這次打算找鋁門窗店訂製落地的窗戶擋板,會比塑膠擋板牢靠許多。

 

2022/11/3後記:考慮到HEPA容塵量越高,使用的後期吹出來的灰塵味可能越重,DIY新風機若改用超大面積的HEPA雖然可以延長更換時間,但可能後期會有異味問題,因此放棄了這個想法。

2023/1/24補記:在新风知识科普 篇一:从张大妈原创来看新风机的进化史&家用新风机解析和推荐一文中,率先使用FFU DIY新風機的大神提到了實際使用FFU HEPA的缺點,印證了我的猜想:




2022/2/2

DIY室外型新風機更換濾網、評估耗材成本以及測量HEPA含水量

DIY新風機濾網已使用309天,雖然加裝初濾之後的過濾效率還有98%,但出風口已經可以聞到明顯的灰塵味(只有靠近出風口才聞得到),因此決定更換。

幾次更換初濾前的情況,可以看到HEPA慢慢變黑:

使用222天,在霧霾天仍有良好表現:


 

更換前與新的濾網對比:

將初效濾網及HEPA的增重做成折線圖:

 


從上圖可以看出:

1.入夏(5月)後,折線斜率明顯降低,代表空氣好,濾網累積灰塵的速率減低。

2.入秋(9月)後,折線斜率又再升高,代表空氣差,濾網累積灰塵的速率變快。

3. 入秋後,容塵量的增加幾乎是線性的,可以用回歸線算出下次更換初濾的時間。

4.大部分重量的灰塵,都是被靜電初濾所攔截,最後初濾累計過濾了59.67g的灰塵,HEPA過濾了17.66g的灰塵。

5.風機風量是178 CMH,所以濾網309天總共過濾178*24*309=1320048立方米的空氣,過濾到的灰塵共77.33公克,平均空氣污染物濃度為58.6 μg/m3。從環保署網站下載台南測站PM10的月平均值資料,計算2021年4月到2022年1月的月平均值的平均,得出這段期間PM10平均濃度為34.4 μg/m3

少很多,推測差在環保署是烘乾後再秤重,而且PM10僅計入粒徑等於或小於10微米的懸浮微粒,不包含大於10微米的懸浮微粒。

6. HEPA的容塵量不是持續增加,有時候還會減少,因為這種重量減少的事件大多發生在正午濕度較低的時候,所以懷疑是灰塵吸收了空氣中的水分導致。

為了驗證濾網本身或者灰塵的含水量會影響秤重結果,所以測量了濾網風乾前後的重量變化。

首先新濾網拆封後,置入352 X50S內,於相對濕度約75%的室內過濾空氣10分鐘再秤重:

接著再將濾網放回352 X50S,與除濕機一同擺放於乾燥的浴室,關門運作一個小時以上:

 

一個小時後,浴室濕度降低至40%,再將濾網取出秤重。與風乾前的濾網重量差異,可視為濾網的含水量,結果如下表:



果然,全新濾網的含水量很低,只有千分之一(HEPA濾材多少會吸附一點水分),但舊濾網的含水量可達千分之7.45,舊濾網增加的17.66克重量中,可能至少有8.99克是灰塵所吸附的水分(10.27-1.28=8.99),也就是大概容塵重量的一半都是水分。由於之前對濾網進行秤重時,都沒有經過風乾,所以導致讀數受到環境濕度的影響很大。

使用309天,共計更換14次snailDream初效濾網,每次用2張,初效濾網花費是14*2*3.5=98人民幣,352 H050L HEPA是249人民幣,合計347人民幣,平均每天耗材成本是1.123人民幣,每年耗材成本是410人民幣,折台幣約1783元。以這樣的年化成本達成24h全屋空氣淨化(50平方米),應該是挺划算的。

之前擔心的風倒,確實發生過一次。主因是風太大導致擋板螺絲鬆動,擋板縮短後倒下,連帶風機與HEPA一同倒下,還好發生時人有在場可以馬上處理,沒發生進一步災害。至於淋雨的問題,由於snailDream初效濾網的疏水性極強,下大雨時雖然效濾網表面會沾滿小水珠,但裡面包裹的HEPA卻不會濕。

這組機器不論在抑制pm 2.5及二氧化碳濃度、噪音及耗材成本上都相當理想,最不理想的地方是濾網壽命太短(309天),還必須頻繁更換初效濾網以延長HEPA壽命,打算用更大的HEPA來DIY以降低更換頻率,一種使用空間換取時間的策略...

2020/5/19

352 X50/X60 空氣清淨機純HEPA版濾芯H060L開箱

請朋友從天貓買了一個352 X50/X60純過濾版(不含活性碳)濾芯,只要199人民幣。

https://detail.tmall.com/item.htm?id=610152092075

等級是H13(據J大推測濾紙可能是日本東麗),展開面積4平方米,是小米濾網的兩倍,官方標示CCM 有60000 mg (60 g),過濾每克微塵的成本是3.32人民幣,比起大土豆MAX濾芯還經濟(使用3M濾紙,展開面積3.75平方米,過濾每克微塵要4.45人民幣),也是我目前發現CP值最高的濾網(多層濾網除外)。snaildream也為X50濾芯推出合身的初效濾網,使用上應該會比自己剪裁初濾便利許多。

相比之下,依據中关村評測,DIY新風機原來用的小米濾芯CCM大概是12000 mg (12 g),過濾每克微塵的成本是66新台幣,即便算上X50濾芯海運的花費,小米濾芯的成本仍然是X50濾芯的2~3倍以上,雖然進口挺麻煩,但值得。

結果為了這個濾芯等了快一個月,第一次好像因為箱子破了,被貨運退回賣家,還好賣家再寄一個過來。

箱子很大一個,紙箱硬度還不錯,不會軟趴趴:



開箱,濾芯除了有塑膠袋密封,上下都有一層泡綿保護(照片中已經移除):


好大一顆(右邊是V8,左邊是夏普空氣清淨機),濾芯這東西,通常就是越大越划算:



產地是世界上空氣污染最嚴重的城市之一:



 

濾芯重量約1400克,每公斤濾材不含運費約654台幣,超級便宜XD (夏普FZ-A51HF 每公斤濾材要價5240元)

 

濾芯高度40公分,外徑26.5公分,內徑17.0公分,黑色泡綿圈外徑20.5公分,內徑17.3公分。濾網厚度(不含初濾及最內層黑色鐵網)超過4公分,比活性碳版的2.8公分厚多了。



氣密用的泡綿圈剛好比口徑20公分的風機大一點,風機只要疊上去就可以達成氣密,不用膠帶:
但是風機的支架高度不夠,不能鎖到牆壁上:

還好很早就料到這一點,已經準備好兩隻ㄇ形洞洞鐵:


價格、包裝都不賴,以後DIY新風機大概就是用這款了。S大估計小米濾芯用於新風機可用半年(需配合勤換初濾),如果改用這款濾芯的話,估計壽命應該有一年以上。

參考資料:
352 推出通用於 X50/X60 的純 HEPA 濾芯
買了豹米 B70 強效除霾濾網 (3M H14 濾材) 
新风知识科普 篇十二:群滤逐鹿,谁能称雄--多款新风机滤芯多维度横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