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原始點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原始點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5/2/7

DIY用原始點外熱源溫敷15天改善十年皮膚惡疾(局部乾癬)

真的太神奇,再忙也要分享。

上回介紹一些原始點改善皮膚惡疾的案例,這回換我親自體驗一把,伴隨10年的皮膚病,在短短15天內,不靠任何藥物獲得顯著改善!


發病經過

10年前家人見我身子單薄,買了一種健康產品,逼我按三餐喝,是一種混合果汁,還包含植物油,現在還能買到:

當時對原始點認識不足,不知果汁與油皆屬寒涼,並不適合體質寒涼之人,何況混合多種果汁與油脂。結果連服三天就出狀況,兩腳的腳底與腳踝兩側開始莫名發癢,而且是24小時發癢,家人花4000元買的直銷產品被我果斷退回(家人後來又拿去送朋友,別人吃了一樣皮膚發癢,慘...),然後,這種皮膚病就困擾了我10年。

放棄治療

本來兩腳都有,有陣子可能是運動較勤,生活又沒壓力,2年後右腳自動康復,但左腳仍持續發癢,怎麼看醫生都沒用,看中醫吃藥粉沒效,風濕免疫科醫師診斷是乾癬(牛皮癬),口服類固醇、塗抹類固醇軟膏,全都沒效。除了癢,踝部皮膚還逐漸增厚、乾裂、脫屑,10年間病況以很慢的速度惡化(照片都沒留下來)。

2018年到新營聽了兩天張釗漢醫師的講座,開始運用原始點治療左腳乾癬,起初僅採保暖策略企圖維持腳底溫暖,不論寒暑都穿羊毛襪+雪靴,但沒效,腳底仍發涼。也嘗試使用外熱源如塗薑泥、熱水泡腳,但因麻煩,總是1天捕魚、10天曬網,效果不彰。因為癢也不要命,最後打算躺平消業障,最多就是癢一輩子,換個身體便罷。

既然是消業障,苦頭是免不了的,白天比較不癢,但睡覺時特別癢,會讓人醒過來抓搔,數年來頗影響睡眠😢

轉機

最近一年因為忙,沒時間顧身體,病況有明顯惡化的趨勢,災區從踝部向上進發,小腿下半部皮膚也開始病變,今年一月底,我開始思考對策。

乾癬是系統性疾病,應該全身都會發作,為何我只集中在腳踝?還剛好是人體距離心臟最遠的部位?因為本人長期血壓偏低,合理的推測是,踝部氣血不足(營養、氧氣不足),導致皮膚組織病變抗議。佐證是左小腿以下幾乎不會出汗,尤其是腳底,心氣不達足底,故足底乾燥無汗(中醫有云汗為心之液),所以不但冬天雙腳冰冷,夏天襪子穿再厚再久也不臭😅

既然當初右腳可以自動康復,照理左腳也能康復才對,若依原始點原理,使用外熱源改善左腿循環應該有效,為何無法見效?想到黑腳阿嬤案例:


這時心裡有了答案:溫敷範圍與時間都不足,所以效果不彰。

首先把這双送給家人但家人不用,已經打算丟掉的電暖靴拿出來:

白天打電腦的時候長時間使用。電暖靴裡面的發熱部位是腳底與小腿,把腳底的發熱片取出,改置於腳踝,這樣病變處可直接溫敷。

除了白天溫敷,將一片可以無段調溫的電暖墊放在床尾,每天睡覺使用:


因為怕低溫燙傷,所以穿襪子避免直接接觸:



一開始用37度,睡幾天沒問題,才一點一點上升到39度。這樣大概持續五天,發現有效,癢感降低。今天第15天,癢感已消失8成,睡覺完全不會再醒過來抓癢,患部外觀雖未平復,但已開始改善:




不過足部仍無汗,應該還是心臟無力的關係,需加強內熱源(運動)。至於完全康復,也許希望不大,畢竟已是十年惡疾,只要睡覺不癢,就很滿意了!

省思

大一本科「生物學」是一門唯物科學,把人或動物當「物」,以為心識只是物質交互作用的產物,是一種危險的認知。大二通識選修《佛學概論》,雖於法藏比丘發的的大願感動一時,但可惜疑心深重,未能起信。直到30歲,因為喜歡廣泛閱讀,有幸值遇明師著作。在認識佛教的第一性原理(First principle):第一義諦後,才發現佛教的根本是可實證的,因緣果報有其運作的基礎,人人身中都藏著一個相續不滅的無盡藏,能記存三世一切業種永不壞失,佐證詳見:

瀕死經驗中人生回顧現象之文獻收集

眾生於此無知,因而做出種種損人利己的惡業,來世條件成熟時就會吃到苦頭。而導致身體不好最深、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過去曾經傷害其他眾生。以本人為例,年輕時因本科背景,殺死的昆蟲成千上萬,對外號稱學術研究,實則沽名釣譽,全為一己私利,不但自己傷害眾生,還帶領外國教授到深山野林中四處捕抓,得意洋洋。


學佛後雖有警醒,不再捕蟲,但5年前教授再次訪台,為了人情我還是安排了行程,算是間接作惡,也害了教授屢屢成就惡業。今年1/21嘉義大地震,教授又來信問好,並表示他已退休,期待見面,言詞間頗有相約採集之意,這次可能因慈悲心有增長了,我不願再當濫好人,所以向教授婉轉說明了我的難處:

不知道是太直接,還是chatGPT翻譯太糟,對方未回信。也好,鬆了一口氣,對這位已經抓了大半輩子蟲子的教授,大概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甚至是下輩子才能接受低等動物也能感知恐懼與痛苦的事實:

下鍋的龍蝦會有痛苦嗎?

原來蟑螂真的會痛!北一女學生破解科學界難題

懺悔能消業障,也許是這次狠心的回信,讓我徹底告別了過去傷害眾生的作為,下定決心不再作,也不幫人作,然後就很神奇——10年頑固皮膚惡疾,竟然不到一個月減輕8成,事實上電暖鞋、電暖墊這兩樣神器一直都在家裡,還因閒置沒用,差點被我丟掉或送人,真是業障深重orz...

預防勝於治療,真正能從根本預防惡疾的壽康保健之道,不是近代實證醫學、不是中醫,不是原始點,而是多生累世不殺眾生(眾生指有情生,植物屬無情生),若過去全無殺業,則世世天生強健,即便遭遇惡緣,喝再多寒涼果汁也沒事哩。

延伸閱讀:

名中醫倪海厦醫師針灸遇到鬼

 

2024/6/8

最佳運動及最佳運動時間

原始點雖然強調運動保健的重要性,但論及細節,例如什麼運動效果最好?又應該在什麼時間進行,大概只有近代科學與統計學能夠回答。



2024/1/4

喬山登山機HORIZON peak HT5.0異音DIY完全修復

自從家裡裝了DIY新風機將室內PM 2.5濃度歸零後,就再也不想去外面或健身房運動了,於是4年前買了這台登山機,主要是看中他的佔地面積最小,地坪成本可能只有跑步機或橢圓機的一半。雖然價格不便宜,但全家幾乎天天用,早就省下很多去健身房的時間與花費,如果可以讓我們餘生少裝一支心血管支架,不用多,只要少一支就好,絕對值回票價!

不過,這台的缺點就是異音,當初在體驗店試踩的時候,是很安靜的,回家用了一陣子,就開始出現異音,經觀察,是因為機體剛性不足,當人用力踩的時候,左右受力不一,機器骨架來回彎曲時,左右塑膠外殼互相擠壓,受力超過靜摩擦力時,就會發出啵的一聲。但這並不會造成太大困擾,反正能運動、能流汗就好。

再用大概三年左右,橡膠皮帶也開始出現異音,這次聲音就比較大了,索性把塑膠外殼的前蓋板拆下,把裡面的兩條皮帶用原廠附的矽油抹過一遍,然後重點來了,左右兩片塑膠外殼的接合處,也全部用矽油抹過再把螺絲鎖好。

完工後皮帶的異音改善有限,但塑膠外殼的異音馬上就消失了,主因應該是兩片塑膠殼之間的靜摩擦力因矽油的關係被降到很低,互相擠壓時可以即時滑動,不會持續蓄力最後因超過靜摩擦力突然滑動發出噪音。

但神奇的事情來了,又過了大概一兩個月,皮帶異音也完全消失了,推測是矽油充分滲透到橡膠皮帶中,反正又變回跟新品一樣安靜了。

當初沒料到效果這麼好,所以整個施工過程都沒照相,僅用文字描述。

總之呢,運動是最好的補品,遠勝一切中藥西藥,這是我十多年來訪遍大小名醫,最終回歸保健DIY之後所總結出來的心要,也是原始點療法中最重要的一環。

有採購需的朋友可以多比較其他同類產品,畢竟有聲音還是挺討厭的,處理起來也非常費工。

BH E30 前驅式橢圓機

SOLE CC81攀爬機

SOLE SC200登山機

相關文章:

有氧運動時,新風機風量與空調對室內局部二氧化碳濃度的影響

DIY安裝全光譜LED吊扇燈以改善室內局部通風

2023/7/11

研究發現超加工食品的攝入與結直腸癌風險之間存在顯著相關

因師長建議,多年來已經幾乎都不吃甜食與加工食品了,原始點也強調病人不能吃甜食。因此,若是顧及請客者的面子,最多也是淺嚐幾口。最近看到一篇2023年的研究論文,證明這樣的作法是有道理的。

Association between ultra-processed food intake and risk of colorectal cancer: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超加工食品攝入與結直腸癌風險之間的關聯:系統性回顧和薈萃分析

摘要: 

雖然一些流行病學研究表明,大量攝入超加工食品(UPF)與結直腸癌(CRC)風險之間存在正相關關係,但結果仍然不一致。因此,我們進行了系統性回顧和薈萃分析,以闡明 UPF 攝入量與 CRC 風險之間的關聯。

研究共納入 7 篇文章(3 篇隊列研究和 4 篇病例對照研究),涉及 18,673 例 CRC 病例和 462,292 名參與者。與 UPF 攝入量最低的人群相比,攝入量最高人群的 CRC 風險增加(RR = 1.26;95%CI:1.14–1.38,p < 0.0001)。亞組分析顯示,病例對照研究中 UPF 攝入量與 CRC 風險之間呈正相關(RR = 1.41;95% CI:1.22–1.63,p < 0.0001)。當我們按研究區域分別進行分析時,發達國家的UPF攝入量與CRC風險之間存在顯著相關性(RR = 1.20;95% CI:1.11–1.30,p < 0.0001)。

結論:結果表明,高UPF攝入量與較高的CRC風險顯著相關,但不存在劑量反應關聯。需要進一步的研究,特別是大型前瞻性隊列研究來證實這些結果。

2023/1/17

《刺絡針》論文—環境溫度過高和過低導致的死亡風險:一項多國觀察研究

Gasparrini et al. 2015. Mortality risk attributable to high and low ambient temperature: a multicountry observational study. Lancet 386(9991): 369-375.

論文中最重要的一張圖,臺灣台北地區的人群相對死亡風險在環境溫度26度左右最低:

論文的共同作者,也就是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郭育良醫師對新聞記者做出如下說明:

蒐集台灣1994到2007年間,台北、台中、高雄共約76.5萬筆死亡資料,分析死亡的發生與氣溫變化關係,發現國人死亡風險最低的溫度25至30℃,若以此為比較基準,會發現當氣溫低或高於此樂活溫度時,死亡風險即上升,且當氣溫低於15℃或超過32℃時死亡風險更明顯提高。...全台每年死亡者中約有4.8%,和氣溫低於或高於樂活溫度有關,其中3.9%和低溫相關,0.9%與高溫有關,以去年全台16萬2911人死亡推算,有高達7819人是因氣溫低或高於25至30℃致死,當中因低溫死亡有6353人、高溫1466人 」(邱俊吉╱台北報導)

原始連結(已斷):http://apple.nextmedia.tw/news/life/20151206/31024259/privacy

你跟每天的平均死亡率去比,你就知道說台灣在25到30度之間死亡率幾乎等於平的,然後比30度還要高,(機率)就會翹高。其中高溫超過32度、低溫低於15度的日子死亡率大幅增高,特別是15度時死亡率增加15%,12度跟10度低溫死亡率分別增加30%跟50%」 (TVBS)

原始連結:https://news.tvbs.com.tw/life/628988

三立新聞(內容簡短,適合與親友分享) https://youtu.be/hRf3H-XgXZ8


可見低溫威脅比高溫大,且其他各國數據也顯示相同趨勢。所以從醫療保健角度來看,冬天用空調吹暖氣的益處可能比夏天吹冷氣還高。

 

2022/12/8

如何篩選健康資訊?有幾分證據講幾分話

健康資訊滿天飛,哪些值得參考?那些聽聽就好?專家意見可信嗎?推薦英國牛津實證醫學中心的證據力分級:https://pse.is/4k8t5p

依據本表來看原始點療法改善皮膚惡疾的個案,證據力可以算等級4(只差沒發表),優於專家意見。

表格來源:朱姮音 吳啟瑞 2012。實證醫學入門。THE JOURNAL OF TAIWAN PHARMACY 25-2 pp120。

2022/9/24

研究顯示含有薑萃取物的飲料可以增加女性手掌溫度

上回朋友分享薑粉可改善冬天手腳冰冷,不過這只是個人經驗,如果要成為適用於多數人的普適性法則,證據仍不充分。

2018年幾位日本學者發表於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基於證據的補充和替代醫學),標題是Hyperthermic effect of ginger (Zingiber officinale) extract-containing beverage on peripheral skin surface temperature in women (含有薑萃取物的飲料對女性外周皮膚表面溫度的溫熱作用)的論文則提出了充分的統計學證據。

首先經由「怕冷問卷」,找來幾位健康但怕冷的日本成年女性參加試驗,他們的年齡平均是30.0 ± 6.1歲,此外他們當下沒有任何疾病、當下沒有接受任何醫學治療、不在月經期間、沒有對薑過敏、沒有服用任何保健補充劑(維他命一類)。

實驗用的飲料主要是由玉米糖漿調製而成,熱量含量是40 kcal/100 mL,每杯280 ml。控制杯不加薑萃取物,實驗杯則加入乾薑片的萃取物。

實驗在一個室溫21度的控溫室中進行,每位受試者第一天上午先喝控制杯,間隔兩小時後下午再喝實驗杯,第二天則改為上午先喝實驗杯,間隔兩小時後下午喝控制杯。飲料飲畢後立刻用熱顯像儀測量手心溫度,之後每隔10分鐘測量一次,60分鐘內總共測量7次。

結果發現,不論飲料中有沒有添加薑萃取物,喝完飲料10分鐘後受試者手心溫度都會提高:


 

但含有薑萃取物的飲料提高手心溫度的幅度則顯著大於不含薑的飲料:


 請留意上圖右圖,在下午的實驗中,含薑飲料的效果至少可維持60分鐘。

此外喝完含薑飲料後,受試者經由問卷反饋主觀感受:



作者的結論是: 含有薑提取物的飲料對怕冷的人可能有幫助。

個人心得:這個實驗如果能加入不同劑量的組別就更好了,且光是兩天的短期實驗就可以看出薑確實可以改善手掌冰冷的問題,長期攝取效果可能更好,但作這種實驗可能需要更多經費。

什麼時候該停止救治並協助病人善終?

人皆有一死,但關於臨終徵兆,很少人可以像張醫師講這麼清楚,請見張醫師講座

個人認為臨終徵兆應該是很重要的常識,但學校根本不教,老師只教人「學生」,不教「學死」。

2022/9/23

每天一小匙薑粉改善冬天手腳冰冷,附有機薑粉近期價格

上回才介紹一個研究顯示薑湯可以提高小鼠體溫,最近就聽朋友分享經驗。朋友原來冬天會手腳冰冷,另外夏天辦公室冷氣很冷,進出時溫差大也會造成不適,自從每天早上用一小匙薑粉(科中附的塑膠湯匙,平匙約1克)加入一杯溫開水(約350cc)攪勻後喝下,就沒有這些問題了。每天的成本大約2-3元,遠比看醫生划算,相較於三餐吃一堆中藥,每天1g薑粉也不會對身體造成任何負擔。

由於不必花時間熬煮薑湯,直接吃薑粉應該是補充內熱源最便利的方法,也比較容易持之以恆,所以決定自己也來試試,打算從每天1g開始吃起。

薑粉最好選有機的,原因請見張醫師影片:


附上最近查到的薑粉價格:


2022/9/22

淘寶上的原始點相關產品

大陸同胞商業頭腦真好,在淘寶以「原始點」為關鍵字,可以找到一大堆相關產品,連紅豆袋都有電熱的,銷量還不錯。


 用「原始點 不求人」找到的按推工具:


 

2022/9/9

三款大陸生產的智能健身器材

自從用了新風機,家中空氣品質大幅改善之後,就越來越不想去跑操場或上健身房運動了,而且研究顯示,健身房是染疫風險最高的場所(德國研究:運動時吐出氣溶膠多百倍),於是只能想辦法在家運動,但問題是健身器材如龍門架、槓鈴架,體積都很大,如果是小房子的話,也很難騰出空間。

大陸同胞的頭腦真的動很快,針對後疫情時代轟菌(家庭健身器材)的需求(不論是自願還是被迫在家),陸續推出了一些小體積的多功能智能健身器材,挺心動的。


速境 14000 rmb

力量站gymgest 14999 rmb,臺灣Aopen有貼牌進口,改名「半坪轟菌」,嘖嘖募資中。


 S計畫線條機Model S 50000 rmb

 

價格都不便宜,不過在高房價的地區,運動器材成本最高的其實是擺放器材所需的地坪而非器材本身,相較於龍門架、啞鈴組、槓片等等所需的佔地,這些智能運動器材其實挺划算的(最後一組除外),若再考慮日後醫療成本及老人失能所需的長照花費,應該值得投資。不過個人覺得這種複雜的玩意比較容易壞,如果家裡空間大的話,還是傳統的啞鈴、槓鈴、龍門架會比較耐用。

2022/9/6

研究顯示薑湯可以促進粒線體生合成並增加小鼠的攝氧量與體溫

基於長期使用的經驗,薑是原始點療法中最重要的熱源,也是中醫最常用的辛溫藥之一,不過一直沒看到近代科學對其生理作用的研究,我想應該不是沒有相關研究,而是很多論文不是公開的,需要學術資源才能下載,加上都是原文,一般大眾很難獲得資訊。

2019年發表於Journal of Food Science第84期的一篇論文,標題是Promotion of mitochondrial biogenesis via activation of AMPK-PGC1ɑ signaling pathway by ginger (Zingiber officinale Roscoe) extract, and its major active component 6-Gingerol(薑萃取物與其主要活性成分6-薑酚經由活化AMPK-PGC1ɑ訊息傳遞路徑對粒線體生合成的促進),以下重點摘要:

2022/9/3

研究顯示運動可以降低癌症患者的死亡率

重點整理:

1. 針對癌症患者,不論重量訓練還是有氧運動,只要有運動,死亡率都會下降。

2. 針對美國成人的研究指出,同時進行重量訓練與有氧運動的人死亡率最低。

原始點療法在治病時,非常強調運動的重要性,應該是很有洞見的。

2022/2/26

安寧病房家屬經驗談:熱就不痛

 

片中家屬提到的重點:熱就不痛,可見原始點的熱源理論,不但可以運用在保健,還可以用在安寧照護,緩和末期病人的痛苦。不過熱敷仍請小心,溫度應適中避免燙傷。

2022/1/21

DIY蛙式滑輪下拉機(中)安裝角度調整杆、鋼索限位器

從露天上花160含運買一支二手WEIFENG WT-3520 三節鋁合金腳架:

秒分解:

取其中一支腳:

鑽導孔:

8mm 日本月光鑽頭洗孔,鑽頭超利,但價格不菲:

10mm鑽頭要價六百多,太貴買不下去,所以用階梯鑽直接擴成10mm:

10mm螺桿試穿:

加購N型2-1-1洞洞鐵作為鋼索限位器:

拆下滑輪組,把N型洞洞鐵裝上去:

裝上鋁合金伸縮杆,寬度剛好:


裝上懸臂,挺理想的:


後記:發完這篇,隔天youtube推薦了這個影片...google帝國真神!


 

 

2022/1/2

DIY蛙式滑輪下拉機(上)安裝滑輪組

之前利用家裡的裝潢屏風DIY了一台滑輪下拉機:





不過後來把放在工作站的滑輪下拉機搬回家之後,DIY版就一直處於閒置。最近有空,計畫改成蝶式下拉,增加一種運動方式。

3D設計圖太耗時,用2D即可。power point的物件對齊功能很容易把前視圖轉成側視圖:

完成圖:


接著上網備料。這次採用鋁合金滑輪,阻力小且極為安靜,327人民幣不含運:

304洞洞鐵,650台幣不含運,很貴,但應該比焊工便宜:

 
304外六角螺絲、螺母、墊片、防鬆墊片,49人民幣不含運: 

 
易格斯免維護魚眼軸承,採用自潤塑膠,所以不用上油,推測材質是鐵氟龍PTFE,廠商很好,兩組也出貨,204台幣含運:

10mm轉8mm鋼套,42.4人民幣不含運:

開始組裝,洞洞鐵洞徑8mm,滑輪洞徑10mm,所以軸心兩端各放一個鋼套縮徑:

滑輪鎖上洞洞鐵,幾乎每個鎖點都加防鬆墊片,以免日後螺絲鬆脫發生危險。




 

鎖上魚眼軸承:

掛上橫樑,實際與設計相符,很滿意:


2020/7/10

用眼藥水空瓶進行原始點薑湯洗眼

家人在原始點服務處買了一對矽膠眼罩,眼睛不舒服的時候,用來裝薑湯洗眼睛。

眼罩使用方式:

自己也嘗試用眼罩來洗眼,但馬上發現一些問題:

1. 仰頭時,薑湯很容易滲出來。
2. 為了防止薑湯滲漏,要用力壓眼罩,導致眼球受壓不適。
3. 在薑湯中,因會強烈刺激導致閉眼反射,眼睛很難用意志力睜開。

怎麼改良?想到之前眼科醫師開的人工淚液。

拔掉滴頭,整瓶倒掉,用過濾水洗淨晾乾:

裝好滴頭,接著拿來吸薑湯,不用多,只要一點點,就可以滴眼睛了。


薑湯滴眼步驟如下:

1.準備新鮮薑湯,剛煮好的薑湯務必冷卻至體溫以下,以免燙傷。先喝看看,以微辣為宜。

2.用眼藥水瓶吸取1 cc薑湯,吸的時候盡量避開懸浮物,或先靜置沈澱。

3.採仰躺姿勢較輕鬆,先滴1滴到一眼,若發現太辣,可再吸一些開水,混合後再滴。

4.兩眼各滴一滴後,瞬間會有點刺激,但很快就會轉成溫熱感,很舒服,這時候流眼淚是很正常的,用衛生紙擦掉即可。

5.滴完後保持仰躺,這時可以拉拉眼皮,或者轉轉眼球,讓薑湯充分接觸眼球及黏膜。

6.等到溫熱感退去,再滴一滴,然後重複以上步驟,如果覺得一滴不夠,可以一次滴兩三滴。

7.完成後眼藥水瓶用過濾水或開水洗淨晾乾備用,如果存放太久沒用,下次使用前應再清洗一次。

請留意初次滴眼,薑湯濃度不要太高,以使用者可以接受的程度為準,以免使用者一開始就被嚇到,對此法產生排斥。

總結眼藥水瓶進行薑湯洗眼的優點:

1. 薑湯用量省很多,一眼只要5~10滴,就可以持續提供半小時的熱源。
2. 因為用量只有數滴,薑湯比較不會灑的到處都是。
3. 眼藥水瓶很容易取得,不用另外花錢買矽膠眼罩(也更環保)。
4. 刺激性較低,一般人容易接受。
5. 辣度容易調整。

家人採用此法後,不但原來的眼罩棄之不用拿去送人,也因方便,所以幾乎天天洗眼。

或許此法供應的熱源,不如用眼罩裝薑湯洗眼,但因較為便利,可以增加患者經常洗眼的意願,最終累加的效果,說不定更好,給大家參考。

至於薑湯洗眼,為何可以改善眼睛症狀?我的猜測是,因為薑湯的刺激性及所帶來的溫熱感,會增加眼睛的血液循環,為細胞組織帶來更多的養分與氧氣,同時排除廢物,增加新陳代謝的速度,協助身體進行自癒。這種自癒,就是原始點醫學所強調的:人體有自癒能力,而非薑湯可以治療疾病。

本人親身實驗多年,原始點對身體症狀的確有改善效果,例如:

春天鼻子過敏流鼻水用薑湯噴鼻子立刻緩解
使用原始點溫熱療法幫身體自癒手腕關節發炎

但還是希望原始點能導入近代實證醫學的方法論如統計分析與假說檢定等等,善用數據說話,對西醫界及普羅大眾將更具說服力,也更容易推廣。



2020/7/7

WiPOS溫博士第二代水暖墊W-104使用心得

由於家人保健需要,107年6月購入主機,含單人加大水暖床墊:



明明是6月購買,保證書上竟然寫5月購買,A了我一個月保固:

主機保固30個月,幾乎每天使用,但水暖墊用到108年年底,即發生破小洞漏水的情況,推測水暖墊因為是尼龍材質,缺乏伸縮性,放在記憶床墊上反覆擠壓變形,材料疲勞最終導致破損漏水,還好床墊很便宜,通風一天就乾了。

使用心得:水暖墊確實沒有電磁波,但偶爾要加水,否則水量太少不會熱,另外水暖墊不太適合放在很厚的記憶床墊上,躺上去很容易位移,要常常調整水暖墊位置,這兩點比較麻煩。

因為漏水,所以家人最後還是換成低電磁波的直流電暖墊。自己睡覺時沒有在使用這些外熱源,因為覺得床上有管線很雜亂,透過運動提昇內熱源才是比較根本的保健方法。